[实用新型]锅炉热量回收节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7905.1 | 申请日: | 2013-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05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田洪果;皮继讯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众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D1/00 | 分类号: | F22D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800 山东省日照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锅炉 热量 回收 节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装置,特别是一种适用于锅炉热量回收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能源问题是关系我国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既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又是一个能源紧缺的大国,节约能源和资源的战略地位及其突出,因此采取强有力的节约能源措施势在必行。而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何在能源需求增长的同时不断降低污染、改善环境成为各国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的重要课题之一。而我国目前阶段能源的综合利用水平较低,节能方面的研究任务艰巨、意义重大,对节能设备的研制、开发和应用逐渐成为重点科研方向。
在能源应用领域,能源的高效率利用始终是大家的追求。目前锅炉一般要求炉水硬度达到6000毫摩尔/升就得排污,排掉污水中的热量也随之流失,造成热量的浪费。于是,为节省能源,人们就发明了一些从放掉的污水中回收热量的装置,但该种装置存在下述缺陷:①热源污水被过快地排放掉,导致而导致热交换并不充分的问题;②作为冷源的自来水水质硬度较高,导致换热管内接垢,换热效能降低;③热源污水硬度较大,造成换热管管外壁易结垢,影响热交换。目前,市场上尚缺乏一种高效且使用寿命比较长的锅炉热量余热回收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寿命长的锅炉热量回收节能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锅炉热量回收节能装置,包括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器包括一级换热器和二级换热器,在一级换热器补水口与自来水管之间设有软水器;其连接关系为一级换热器补水口连接软水器输出端,一级换热器出水口连接二级换热器补水口,二级换热器出水口连接锅炉入水口;锅炉废水排污口连接二级换热器进液口,二级换热器出液口连接一级换热器进液口,一级换热器出液口接入地沟。
上述的换热管外壁有石墨涂层。
优化方案中,在一级换热器出水口与二级换热器补水口之间有水箱和水泵,一级换热器出水口、水箱、水泵、二级换热器补水口通过管路顺序连接。
上述的换热器为管壳式换热器,其结构包括壳体、管头、管尾和传热管;所述的壳体两端安装有管板,管板上有点阵排布的孔洞,传热管两端通过焊接或胀接安装在孔洞内;所述的管头、壳体、管尾顺序连接,传热管的空腔与管头、管尾空腔贯通;所述的管头下方有进液口;所述的管尾上方有出液口;所述的壳体靠近管尾端下部有补水口,壳体靠近管头端上部有出水口。
上述的壳体内有多个半隔板,半隔板上留有供所述传热管穿过的孔洞。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以热交换方式回收锅炉排污热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通过此装置可将锅炉进水温度提高30℃,锅炉进水温度的提高既降低了能耗、节约天燃气、煤等燃料的用量还对锅炉使用寿命有利;
3、分别利用软水器和石墨涂层降低了换热管内外壁结垢的可能性,且通过半隔板结构,充分的折返换热,确保了热交换效率;
4、结构简单,安装、检修方便,不易遭到损坏,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包括换热器,所述的换热器为管壳式换热器,其结构包括壳体、管头、管尾和传热管。
所述的壳体两端安装有管板,管板上有点阵排布的孔洞,传热管两端通过焊接或胀接安装在孔洞内。所述的管头、壳体、管尾顺序连接,传热管的空腔与管头、管尾空腔贯通。
所述的管头,即热源液体进入端。管头下方有进液口,与锅炉的排污废水出口连接。
所述的管尾,即冷源液体进入端。管尾上方有出液口,用于排出废水。
所述的壳体靠近管尾端下部有补水口,壳体靠近管头端上部有出水口,出水口用于连接锅炉的入水口。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为二级换热系统,也即是所述的换热器包括一级换热器1和二级换热器2,其连接关系为一级换热器补水口11连接软水器3输出端,一级换热器出水口12连接二级换热器补水口21,二级换热器出水口22连接锅炉入水口4;锅炉废水排污口5连接二级换热器进液口23,二级换热器出液口24连接一级换热器进液口13,一级换热器出液口14接入地沟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众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众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79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流化床的返料装置
- 下一篇:LED照明灯散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