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用主通风机流量检测用变形文丘里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5578.6 | 申请日: | 2013-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91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张钦军;张树美;张青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芜风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44 | 分类号: | G01F1/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12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用主 通风机 流量 检测 变形 文丘里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用主通风机流量检测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矿用主通风机流量检测用变形文丘里管。
背景技术
在采煤矿井中,为了煤矿的安全生产,必须采用矿用主通风机对井下进行通风,其通风量能否保证正常要求,可直接影响到生产的安全性。通风量的变化受井内气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差变化的影响。因此,在煤矿生产中,管理单位要求对主通风机的引风量要进行检测,然后根据需要调整电机的转速。目前,测量风机通风量的方法是:利用风速表测量主通风机风筒出风口位置的风速,即风流的流速,然后乘以风筒出风口位置的截面面积,即得流量。这种测量方法的不足在于:一是由于风速在风筒的截面上是不一致的,而测量时大多测量的是轴线位置的风速,所以测量的流量值不精确,往往偏大;二是由于测量是间断进行的,所以不能随时检测流量的变化;三是操作繁琐,不方便。通过检索可知,对于流量的测量,在流体力学中通常按照流量守恒原理计算,即采用文丘里管测量,用文丘里管测量风的流量,通常用于烟气风道、风力机、锅炉、煤粉燃烧器等领域,尚未见用于矿用主通风机通风量测量的报导。目前,常用的文丘里管,由稳流段、收缩段、喉部和扩散段组成,静压测量位置设在稳流段和喉部的中部,测量的截面要严格满足缓变流条件,并要直接测量动压,否则将影响准确性,显然,操作比较繁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采用文丘里管测量风量的原理,又能够更加准确、快速、连续、操作简单的矿用主通风机流量检测用变形文丘里管。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矿用主通风机流量检测用变形文丘里管,包括稳流管段和收缩管段,稳流管段的出口和收缩管段的喇叭口连接为一整体,其特征在于:在稳流管段的出口断面的壁上设有稳流管段内静压测量探头;在收缩管段的出口断面的壁上设有收缩管段出口内静压测量探头;所述的稳流管段内静压测量探头和收缩管段出口内静压测量探头分别通过数据信号线与计算器相连接,通过计算器对检测到的数据按照流量公式进行流量计算。
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收缩管段的出口上设有连接法兰,通过连接法兰与矿用主通风机的入风口连接,收缩管段的出口的直径与矿用主通风机的入风口直径一致;所述的稳流管段的长度为30-50cm;收缩管段2的长度为10-20cm。
所述的稳流管段内静压测量探头和收缩管段出口内静压测量探头分别对称的设有两个,并且并联,并联后再与计算器连接。
所述的稳流管段内静压测量探头、收缩管段出口内静压测量探头和计算器均为现有技术,故不多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目前采用风速表测量矿用主通风机流量相比,由于既采用了文丘里管的计算方法,且其测量截面又不需要严格满足缓变流条件,并不需要直接测量动压,所以不仅使流量的计算更加精确,而且简便、快捷,可在线随时测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中:1、稳流管段;2、收缩管段;3、稳流管段内静压测量探头;4、收缩管段出口内静压测量探头;5、计算器;6、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制作本实用新型。该矿用主通风机流量检测用变形文丘里管,包括稳流管段1和收缩管段2,稳流管段1的出口和收缩管段2的喇叭口连接为一整体,其特征在于:在稳流管段1的出口断面的壁上设有稳流管段内静压测量探头3;在收缩管段2的出口断面的壁上设有收缩管段出口内静压测量探头4;所述的稳流管段内静压测量探头3和收缩管段出口内静压测量探头4分别通过数据信号线与计算器5相连接,通过计算器5对检测到的数据按照流量公式进行流量计算。根据流体力学中的流量守恒原理,流体在通过变径管时,由流速变化和阻力的影响,流体的能量从形式上会发生相互变化,其转化量的大小与流体流量和变径量的几何尺寸及形状存在着相应的关系,找出这种关系即可测定流体的流量。根据上述原理,在矿用主通风机入口前安装上本实用新型,通过测定两个断面的静压差来计算流量。在忽略气体重力势能的情况下,可列出两个截面的伯努利方程:
ρ1+1/2ρ1V12=1/2ρ2V22 +△n
所述的流量公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芜风机有限公司,未经莱芜风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55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层式位线架构的存储器阵列
- 下一篇:一种车载环境应急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