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液压元件储槽的液压油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4883.3 | 申请日: | 2013-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5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金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26 | 分类号: | F15B1/2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液压 元件 油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系统组件,尤其涉及一种液压油箱。
背景技术
液压油箱是用来储存保证液压系统工作所需油液的容器。一般可分为整体式油箱和分离式油箱,也可按开式油箱和闭式油箱分。液压油箱在储存油液的同时还起到散发系统工作产生的热量、释放混在油液中的气体喝为系统中元件的安装提供位置的作用。但通常的油箱仅带有一个储油槽,马达、泵、液位器等液压元件只能按照在油箱外部,例如油箱顶端,占用空间大,容易脏污和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节省空间,干净、方便的带有液压元件储槽的液压油箱。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有液压元件储槽的液压油箱,包括箱状本体,和设于本体上的油箱盖,所述本体上设有吸油口和回油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相互分隔的第一储槽和第二储槽,所述油箱盖设于第一储槽开口端。
优选的,所述第二储槽中设有用于收集油液的油盘。
优选的,所述油盘的开口面积由盘底向开口端逐渐增大。
优选的,所述吸油口和回油口均设置在第一储槽上,吸油口和回油口上分别设有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吸油口和回油口设置在第一储槽的侧壁上,吸油口和回油口的位置处于所在侧壁的对角位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储槽的底部相对于第二储槽的底部倾斜。
优选的,所述第一储槽的侧壁上设有椭圆形液位窗。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油箱,设有专门的液压元件储槽,便于零散液压元件的归集,且利于防尘、防损伤和节省空间。可以在液压元件的储槽中设置油盘,能收集液压元件各借口处可能泄露的油液,方便清洗和保持储槽的清洁。还可以在吸油口和回油口上设置过滤网,去除油液中杂质,保护马达、泵等液压元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油盘的位置示意图(图中仅示出第二储槽底部);
图中:2、油箱盖,4、吸油口,6、回油口,8、第一储槽,12、第二储槽,14、油盘,16、固定孔,18、过滤网,22、侧壁,24、底部,26、底部,28、液位窗,32、底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2所示,一种带有液压元件储槽的液压油箱,包括箱状本体,和设于本体上的油箱盖2,本体上设有吸油口4和回油口6。本体包括相互分隔的第一储槽8和第二储槽12,油箱盖2设于第一储槽8开口端。
优选的,第二储槽12中设有用于收集油液的油盘14。具体的,油盘14设置在第二储槽12底部26,油盘14的底部32和第二储槽12的底部26分别设有用于相互连接的固定孔16。优选油盘14底部32设置两个固定孔16,且位于油盘14底部32的对角位置。油盘14底部32面积占到第二储槽12底部26面积的85-88%,优选87%。进一步优选,油盘14的开口面积由盘底向开口端逐渐增大,油盘14的外形为四棱台形,油盘14内侧面与底面的夹角为30-45°,优选40°。第二储槽12的开口端也可设置槽盖起到防尘作用。
优选的,吸油口4和回油口6均设置在第一储槽8上,吸油口4和回油口6上分别设有过滤网18,过滤网18由1-3层的单层滤网构成。进一步优选,吸油口4和回油口6设置在第一储槽8与第二储槽12共用的侧壁22上,吸油口4和回油口6的位置处于所在侧壁22的对角位置。增大吸油管路和回油管路间的距离。
优选的,第一储槽8的底部24相对于第二储槽12的底部26倾斜,倾斜角度为15-20°,优选16°,容易清理和排除第一储槽8中的油液。第一储槽8的侧壁上也可相应的设置放油阀。
优选的,第一储槽8的侧壁上设有椭圆形液位窗28。椭圆形长轴沿第一储槽8深度方向,长轴的长度为第一储槽8深度的85%。液位窗28可以由透明塑料板制成。
装配时,马达、泵等液压元件安装在第二储槽12中、油盘14之上。相应元件通过吸油口4和回油口6与第一储槽8内腔连通。
以上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金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金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48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