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降解的气管食管瘘闭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4700.8 | 申请日: | 2013-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91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李静;曾国洪;蔡毅锋;劳妙婵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广东省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A61B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重 |
地址: |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解 气管 食管 闭塞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闭塞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降解的气管食管瘘闭塞装置。
背景技术
气管食管瘘,主要是因外伤、肿瘤、压迫等原因,原来相邻但相互独立的气管和食管之间形成相通通道,使食管侧食物、分泌物等可通过瘘口进入气管,并产生一系列病理效应。
气管食管瘘是一种严重疾病,如发现不及时,处理不当,可能出现感染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其发病率亦不低。从尸检报告发现气管食管瘘的发病率为0.9%~13%,其差异可能部分原因与在尸检中是否积极寻找气管食管瘘有关。从诊断开始气管食管瘘的中位生存期是1~6周,术后死亡率仍高达40%。且病人往往因一般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如果不经治疗,多数患者一月内死于瘘口进展。恶性肿瘤导致的气管食管瘘约占50%。食管癌患者中约12%的患者最后发展为气管食管瘘。气管食管瘘的发病率在肺癌患者中为0.16%,气管癌患者中为14.75%。
气管食管瘘通常包括气管、支气管和食管之间的瘘道,气管食管瘘约占52~57%,支气管食管瘘约占37~40%,肺实质食管瘘约占3~11%。
长期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的患者0.3~3%发生气管食管瘘,占获得性非恶性气管食管瘘的75%。近年来,因手术、肿瘤、气管插管或车祸外伤等原因,气管食管瘘的发病率逐渐升高。
目前多首选手术治疗,然而手术治疗创伤大,术后恢复需要时间长,部分病人因基础状况差,不能耐受手术治疗。房间隔封堵器开始被用于经导管封闭心脏房间隔缺损或动脉导管未闭。2006年开始,出现一些使用房间隔缺损封堵器成功闭合气管瘘口的报道。Paulo Rogério Scordamaglio 等报道一例73岁男性患者,因长时间气管插管,出现食道远端大小约5mm气管食管瘘,使用GORE~Helex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封闭,术后5天症状缓解出院。
在清醒麻醉、气管镜直视下放入房间隔封堵器封闭气管食管瘘,创伤小,操作简便,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与传统的治疗手段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极有可能成为未来有效治疗气管食管瘘的新技术。
当前世界上还没有专门设计用作气管食管瘘的封堵装置,使用原先为进行心房间隔缺损(ASD)的经皮封闭而开发的伞形装置和各种其他类似机械封闭装置来封堵气管食管瘘,这些装置可能使患者避免通常内科保守治疗的相关副作用及侵入手术的风险。但是,设计成用于ASD的伞形装置和类似装置并不最适合用作气管食管瘘封堵装置。
当前可利用的房间隔封闭装置存在缺点,包括:
远盘顶端有一钉状突起,食团,尤其的柔软线状或条状食物经过时,可悬挂于上;食管收缩舒张过程中,不断与钉状突起相互作用,造成食管对侧糜烂,甚至形成新的穿孔。
远盘展开后突起于食管侧,食团,尤其的柔软线状或条状食物经过时,可直接悬挂于圆盘与食管之间的缝隙,妨碍周围上皮爬伏于圆盘表面,妨碍上皮化进程。
内置膜与网状盘状结构之间有缝隙,食物残渣可嵌入其中,妨碍周围上皮爬伏于圆盘表面,妨碍上皮化进程。
内置膜与网状盘状结构之间有缝隙,如为恶性瘘口,肿瘤组织可嵌入其中生长。
气管食管环境与血管系统具有明显差异,其封堵装置放置的操作环境也有明显不同,暂无现成的使用封堵装置封堵气管食管瘘技术。
而且食管气管并不需要封堵器长期进行支撑。
目前市场上无现成的适用于气管食管瘘的商业化产品。
本实用新型针对房间隔封堵器用于封堵气管食管瘘的缺点进行改进,在房间隔封堵器原有技术基础上,设计一个食管面光滑的气管食管瘘封堵器。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发明一种在一定时间能具有刚性且能被降解的气管食管瘘闭塞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表面光滑的气管食管瘘闭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包括近盘和远盘及连接近盘和远盘的中间柱状结构,所述近盘和远盘为记忆材料构成的网状盘架结构;所述网状盘架结构分别包括外沿面、阻流膜和内沿面,所述中间柱状结构的两端分别连接近盘和远盘的内沿面;所述的远盘、近盘和中间柱状结构的记忆材料由可降解丝编织而成。
当中间柱状结构的直径小于等于10mm时,所述远盘和/或近盘的边缘呈内凹分布。
当中间柱状结构的直径大于10mm时,所述远盘和/或近盘的边缘呈外凹分布。
所述远盘的记忆材料收束于第一节点;所述的近盘的外沿面的记忆材料收束于第二节点,第一节点设置于所述中间柱状结构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广东省人民医院,未经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广东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47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手术镊
- 下一篇:自驱动单轨吊车城市交通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