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球头铣刀研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4640.X | 申请日: | 2013-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22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冯雨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市利优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08 | 分类号: | B24B3/08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 32108 | 代理人: | 王楚云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泰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铣刀 研磨机 | ||
1.一种球头铣刀研磨机,包括一底座(1)、一对刀部(2)、一前角研磨部(3)、一切削刃研磨部(4)和一铣刀定位夹具(5),所述的对刀部(2)、所述的前角研磨部(3)及所述的切削刃研磨部(4)均与所述的底座(1)相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头铣刀研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底座(1)上设置有一电机(14),所述的电机(14)的端部设置有一研磨砂轮(141);
所述的对刀部(2)包括一对刀底板(21)、一第一定位阳部(22)、一夹具挡块(23)、一磨量控制块(24)、一方向定位滑块(25);所述的第一定位阳部(22)、所述的夹具挡块(23)、所述的磨量控制块(24)均与所述的对刀底板(21)固定连接,所述的方向定位滑块(25)与所述的对刀底板(21)滑动连接;
所述的前角研磨部(3)包括一水平调节部(3A)、一磨削圆弧调节部(3B)和一第二定位阳部(38);所述的磨削圆弧调节部(3B)与所述的水平调节部(3A)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二定位阳部(38)与所述的磨削圆弧调节部(3B)固定连接;
所述的切削刃研磨部(4)包括一第一调节部(41)、一第二调节部(42)和一第三调节部(43),所述的第二调节部(42)与所述的第一调节部(41)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三调节部(43)与所述的第二调节部(42)转动连接;
所述的第三调节部(43)包括一第三定位阳部(434);
所述的铣刀定位夹具(5)包括一夹具本体(51)和一定位阴部(52);
所述的第一定位阳部(22)、所述的第二定位阳部(38)及所述的第三定位阳部(434)分别与所述的定位阴部(52)组成相互配合的结构。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球头铣刀研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对刀部(2)还包括一第二刻度尺安装块(26)和一方向定位固定块(27);
所述的磨量控制块(24)上设置有一磨量控制柱(241)、一第一调节旋钮(242)和一第一刻度线(243),所述的第一调节旋钮(242)上设置有一第一刻度盘(2421),所述的第一调节旋钮(242)与所述的磨量控制块(24)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调节旋钮(242)与所述的磨量控制柱(241)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夹具安装孔(221)、所述的磨量控制柱(241)及所述的第一调节旋钮(242)同轴布置;
所述的方向定位滑块(25)上设置有一第二刻度线(251)和一铣刀定位挡块(252);
所述的第二刻度尺安装块(26)上设置有一第二刻度尺(261);
所述的方向定位固定块(27)上设置有一第三调节旋钮(271)和一第三刻度线(272),所述的第三调节旋钮(271)上设置有一第三刻度盘(2711),所述的第三调节旋钮(271)与所述的方向定位固定块(27)转动连接;
所述的水平调节部(3A)包括一第一拖板(31)、一第二拖板(32)、一第三拖板(33)、一第四拖板(34)和一第五拖板(35);所述的第二拖板(32)与所述的第一拖板(31)滑动连接,所述的第三拖板(33)与所述的第二拖板(32)固定连接,所述的第四拖板(34)与所述的第三拖板(33)滑动连接,所述的第五拖板(35)与所述的第四拖板(34)相互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五拖板(35)的左上角设置有一第一转动轴(351);
所述的磨削半径调节部3B包括一第六拖板(36)、一第七拖板(37);所述的第六拖板(36)与所述的第一转动轴(351)相互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七拖板(37)与所述的第六拖板(36)滑动连接,所述的第二定位阳部(38)与所述的第七拖板(37)固定连接;
所述的第一拖板(31)的前侧设置有一第四调节旋钮(311),所述的第四调节旋钮(311)上设置有一第四刻度盘(3111),所述的第一拖板(3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一第四刻度线(312),所述的第一拖板(31)的右侧面设置有一第五刻度线(313),所述的第四调节旋钮(311)上设置有一第一摇柄(3112);
所述的第二拖板(32)的右侧面设置有一第五刻度尺(321)和一第五刻度对齐线(322);
所述的第三拖板(33)的右侧设置有一第六调节旋钮(331),所述的第六调节旋钮(331)上设置有一第六刻度盘(3311),所述的第三拖板(33)的上表面设置有一第六刻度线(332),所述的第三拖板(33)的前侧面设置有一第七刻度线(333);
所述的第四拖板(34)的右侧面设置有一第六刻度复线(341),所述的第六刻度复线(341)与所述的第六刻度线(332)对齐布置,所述的第四拖板(34)的前侧面设置有一第七刻度尺(342);
所述的第五拖板(35)上设置有一第一锁紧旋钮(352),所述的第一锁紧旋钮(352)与所述的第五拖板(35)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的第六拖板(36)的右侧设置有一第八调节旋钮(361),所述的第八调节旋钮(361)上设置有一第八刻度盘(3611),所述的第六拖板(36)的前侧面上设置有一第八刻度线(362),所述的第六拖板(36)的上表面设置有一第九刻度线(363),所述的第六拖板(36)上设置有一圆弧形通槽(364),所述的圆弧形通槽(364)的中心线为圆弧形,且其圆心为所述的第一转动轴(351)的中心,所述的第一锁紧旋钮(352)穿过所述的圆弧形通槽(364)与所述的第五拖板(35)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的第七拖板(37)的右侧面设置有一第八刻度复线(371),所述的第八刻度复线(371)与所述的第八刻度线(362)对齐布置,所述的第七拖板(37)的上表面设置有一第九刻度尺(372);
所述的第一调节部(41)包括一底部连接板(411)、一左侧板(412)、一右侧板(413)、一第二转动轴(414)、一角度调整杆(415)、一角度调整螺杆(416)、一角度调整螺帽(417)和一第十刻度线安装块(418);
所述的左侧板(412)与所述的底部连接板(411)的左端相连接,所述的右侧板(413)与所述的底部连接板(411)的右端相连接,所述的左侧板(412)与所述的右侧板(413)为对称结构,所述的左侧板(412)的左侧设置有一左导槽(4121),所述的右侧板(413)的右侧设置有一右导槽(4131),所述的左导槽(4121)与所述的右导槽(4131)相互对称,所述的第二转动轴(414)与所述的右侧板(413)相连接,所述的角度调整杆(415)的一端与所述的第二转动轴(414)转动连接,所述的角度调整杆(415)上设置有一调整杆安装槽(4151),所述的角度调整螺帽(417)与所述的调整杆安装槽(4151)滑动连接,所述的角度调整螺杆(416)的一端与所述的角度调整杆(415)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的角度调整螺杆(416)与所述的角度调整螺帽(417)螺纹连接,所述的角度调整螺杆(416)的一端设置有一第二摇柄(4161),所述的第十刻度线安装块(418)与所述的左侧板(412)相连接,所述的第十刻度线安装块(418)上设置有一第十刻度线(4181);
所述的第二调节部(42)包括一中间连接板(421)、一左滑板(422)、一右滑板(423)、一第八拖板(424)和两个第三锁紧旋钮(425);所述的左滑板(422)与所述的中间连接板(421)的左端相连接,所述的右滑板(423)与所述的中间连接板(421)的右端相连接,所述的第八拖板(424)与所述的中间连接板(421)滑动连接,所述的第三锁紧旋钮(425)与所述的左滑板(422)及所述的右滑板(423)相连接;
所述的角度调整螺帽(417)与所述的右滑板(423)转动连接;
所述的中间连接板(421)的前端设置有一第十一调节旋钮(4211)和一第十一刻度线(4212),所述的第十一调节旋钮(4211)上设置有一第十一刻度盘(42111);
所述的左滑板(422)与所述的右滑板(423)为对称结构,所述的左滑板(422)与所述的右滑板(423)的内侧均设置有滚轮(4221),所述的滚轮(4221)的直径与所述的左导槽(4121)的宽度相等,所述的左滑板(422)及所述的右滑板(423)上的滚轮(4221)分别与所述的左导槽(4121)及所述的右导槽(4131)的表面滚动连接;
所述的左滑板(422)的左侧面的底部设置有一第十刻度尺(4222),所述的左滑板(422)的上表面设置有一第十二刻度线(4223);
所述的第八拖板(424)的左侧面上设置有一第十二刻度尺(4241),所述的第八拖板(424)的上表面设置有一第三转动轴(4242),所述的第八拖板(424)的右前端设置有一第一挡块(4243),所述的第八拖板(424)的左后端设置有一第二挡块(4244);
所述的第三调节部(43)包括一第九拖板(431)、一第十拖板(432)、一圆弧研磨固定座(433);所述的第九拖板(431)与所述的第三转动轴(4242)转动连接,所述的第十拖板(432)与所述的第九拖板(431)滑动连接,所述的圆弧研磨固定座(433)与所述的第十拖板(432)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三定位阳部(434)与所述的圆弧研磨固定座(433)滑动连接;
所述的第九拖板(431)的前端设置有一第十三调节旋钮(4311)和一第十三刻度线(4312),所述的第十三调节旋钮(4311)上设置有一第十三刻度盘(43111),所述的第九拖板(431)的左侧面设置有一第十四刻度线(4313);
所述的第十拖板(432)的左侧面设置有一第十四刻度尺(4321);
所述的圆弧研磨固定座(433)的上表面设置有一第十五调节旋钮(4331)和一第十五刻度线(4332),所述的第十五调节旋钮(4331)上设置有一第十五刻度盘(433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市利优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泰州市利优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464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石英辊棒内孔加工装置
- 下一篇:渗氮钢构件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