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杀青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4617.0 | 申请日: | 2013-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7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其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凤冈县浪竹有机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明 |
地址: | 564204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杀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制品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茶叶加工过程中使用的杀青机。
背景技术
在茶制品行业,从茶园里刚采摘下来的嫩叶,作为加工成品茶的原料。茶叶在加工过程中,杀青是很关键的一道工序,生产企业普遍采用常规的杀青机进行杀青,即需要先萎凋后再进入杀青机进行杀青,因此很多茶叶制作出成品后,存在叶底不鲜活、颜色不碧绿、口感不鲜爽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成本低廉且生产出的茶叶浸泡后叶底鲜活、口感纯正的杀青机。
一种杀青机,其主要由进料输送装置、进料口、滚筒、导叶板、排气管、出料口、出料输送装置、机架、第一炉灶、第二炉灶、第三炉灶组成;进料输送装置位于整个杀青机的端部,其主要作用是将鲜叶送到进料口;滚筒由钢板卷制而成,其内壁设有导叶板,导叶角为35°;排气管设置在杀青机的尾部;第一炉灶、第二炉灶、第三炉灶位于整个杀青机靠近进料口的底部;滚筒的两端固定在机架上,位于第一炉灶、第二炉灶、第三炉灶上部,炉灶顶部设有拔风口与排气管相通;整个杀青机除进料口、出料口、排气管外全部用水泥密封;整个杀青机的长度为5.5米,且炉灶间距仅为0.5米。
本实用新型杀青机不仅结构紧凑、操作方便,而且效率高,可大大缩短茶叶的生产周期,保持茶叶的鲜灵度和色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杀青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茶制品行业,杀青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防止烘干过程中变色,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传统的杀青机是将经过萎凋的鲜叶放入杀青机中,在杀青机筒体内靠摩擦和筒体转动的离心力在滚筒内抛转,并吸收热量达到杀青目的。杀青适度后,反转滚筒,利用筒壁的螺旋导叶板将茶叶推出筒外,同时,借助滚筒末端的风扇将筒内茶叶排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后的杀青机,该杀青机主要由进料输送装置1、进料口2、滚筒3、导叶板4、排气管5、出料口6、出料输送装置7、机架8、第一炉灶9、第二炉灶10、第三炉灶11组成。进料输送装置1位于整个杀青机的端部,其主要作用是将鲜叶送到进料口2;滚筒3由钢板卷制而成,内壁焊设有导叶板4,导叶角为35°,其作用是帮助进叶或推出杀青叶,并将茶叶带至一定高度后抛下。排气管5设置在杀青机的尾部,可排除杀青机内的水蒸气和烟雾。滚筒3的两端固定在机架8上,机架8一般用角钢制成。第一炉灶9、第二炉灶10、第三炉灶11位于整个杀青机靠近进料口2的底部,滚筒3位于第一炉灶9、第二炉灶10、第三炉灶11上部,炉灶顶部设有拔风口与排气管5相通。在整个杀青机的外部用水泥全部密封,只有进料口2、出料口6、排气管5没有封闭在内。本实用新型杀青机与传统杀青机的不同点在于加热长度的不同,传统的杀青机加热长度为4~4.5米,而本实用新型的加热长度为5.5米,且3个炉灶间距仅为0.5米体,加热距离短,热量相对集中,可快速将鲜叶水份挥发,保持茶叶的鲜灵度和色泽活。
该杀青机内径110 cm,长520 cm;杀青时间 4分钟(±10秒),杀青速度:每小时300/kg~350/kg。采用本杀青机处理当天鲜叶不用萎凋,而且还可处理雨天采集的鲜叶,生产出的茶叶浸泡后鲜活度好,且口感纯正,无杂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凤冈县浪竹有机茶业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省凤冈县浪竹有机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46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沉陷井盖结构
- 下一篇:无穿墙螺栓隧道外墙模板加固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