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红枣去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3747.2 | 申请日: | 2013-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22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城市绿奥土特产加工厂 |
主分类号: | A23N4/08 | 分类号: | A23N4/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3500 山东省邹***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枣 核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枣去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枣去核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枣的原产地,也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主产地。红枣因为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是上等的滋补食品,同时在中医药学上有很高实用价值。枣既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加工成各种方便的食品,所以是倍受人们欢迎的保健食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副产品的深加工日益发展。对红枣而言,在现有技术下,要对其进行深加工,必须去掉其内部的核。现有的简单的红枣去核装置结构过于复杂,体积也过于庞大,导致制造成本过高,而且去核效率低,使用麻烦。
为此,研发一种小体积,方便快速去除红枣核,且操作方便的红枣去核装置为当世之所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巧妙、合理,体积小、能快速对红枣进行去核,且操作方便的红枣去核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红枣去核装置,其包括座体、去核杆和推进装置,所述座体的中部设有装枣槽,对应所述装枣槽的上方位置于所述座体上设有与该装枣槽相连通的进枣口,对于所述装枣槽的一侧位置于所述座体上设有与该装枣槽相连通的出枣口,所述推进装置设置在座体的尾部,并在该座体上设有与所述装枣槽相连通的滑道,所述去核杆活动设置在该滑道内,并与所述推进装置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推进装置为气缸,该气缸的缸体固定在所述座体上,该气缸的活塞杆伸入所述滑道内,并与所述去核杆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推进装置为油缸,该油缸的缸体固定在所述座体上,该油缸的活塞杆伸入所述滑道内,并与所述去核杆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去核杆为一实心杆体,所述座体的前部设有一出核孔,该出核孔与所述去核杆在同一轴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合理,使用时只需将红枣放入装枣槽内,然后启动推进装置向前推动去核杆,枣核即可自动弹出,去核效果好;去核后,推进装置拉回去核杆至初始位置,然后向出枣口一侧方向翻转座体,红枣自动从出枣口掉出,操作简单,实现快速对红枣进行去核,且安全可靠,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利于广泛推广应用。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的剖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红枣去核装置,其包括座体1、去核杆2和推进装置3,所述座体1的中部设有装枣槽4,对应所述装枣槽4的上方位置于所述座体1上设有与该装枣槽4相连通的进枣口5,对于所述装枣槽4的一侧位置于所述座体1上设有与该装枣槽4相连通的出枣口6,所述推进装置3设置在座体1的尾部,并在该座体1上设有与所述装枣槽4相连通的滑道,所述去核杆2活动设置在该滑道内,并与所述推进装置3相连接。
所述去核杆2为一实心杆体,所述座体1的前部设有一出核孔7,该出核孔7与所述去核杆2在同一轴线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推进装置3为气缸,该气缸的缸体固定在所述座体1上,该气缸的活塞杆伸入所述滑道内,并与所述去核杆2相连接。其它实施例中,该推进装置3也可以为油缸,然后将该油缸的缸体固定在所述座体1上,将该油缸的活塞杆伸入所述滑道内,并与所述去核杆2相连接。
使用时,通过进枣口5将红枣放入装枣槽4内,然后启动推进装置3向前推动去核杆2,枣核即可自动弹出,去核效果好;去核后,推进装置3拉回去核杆2至初始位置,然后向出枣口6一侧方向翻转座体1,红枣自动从出枣口6掉出,操作简单,实现快速对红枣进行去核。
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采用与其相同或相似的其它装置,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城市绿奥土特产加工厂,未经邹城市绿奥土特产加工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37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背光控制方法与背光系统
- 下一篇: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