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动态压力检测功能的肠内营养泵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3733.0 | 申请日: | 2013-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8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汤黎明;黎介寿;倪元红;昌志书;刘平;侯建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北京鑫禾丰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夏平;瞿网兰 |
地址: | 21000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 压力 检测 功能 营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营养型输液泵,具体是一种带动态压力检测功能的肠内营养泵。
背景技术
传统的营养液输入,多以鼻饲或经造瘘进行肠内喂养常以重力为动力或采用注射器推注。然而,一些因素,如很细的输液管、高浓度粘稠的液体等均能影响液体输注速度;患者体位的改变、输注管的扭曲受压等,随时都可以改变滴速;而滴速及营养液的粘稠度又影响液滴的大小从而营养输液的速度及总输液量。
在肠内营养中,输液速度过快或者过慢,一方面可引起患者血糖水平的明显波动,不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甚至发生高渗非酮症性昏迷或低血糖反应及其他严重的代谢性并发症;另一方面,可能造成或加重患者的胃肠道不适。
输注速度受药液容器高度和注射器推助力大小的影响,使得输注速度控制精度误差较大;输注过程中由于药液的粘稠或管路受外力打折造成患者管路堵塞,缺乏管路压力变化趋势提示功能,操作者不能对管路压力变化做预测,传统方式不能及时的发现管路堵塞,需要专门的人员时刻关注营养液输注状态及时排除管路堵塞,这就造成护理工作量的增加。另外传统的输注方式不能预测管路是否具有堵塞的趋势,只有在发生堵塞后在进行排除,造成患者较长时间不能得到喂,影响临床治疗效果甚至造成医疗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使肠内营养泵替代传统的重力和注射器推注的营养液输注方式,实现对营养液输注的速度和总量的精确控制和输液全过程的自动检测,并全过程对患者管路压力进行实时监测,提供管路压力变化趋势信息和提示管路堵塞,响应及时,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带动态压力检测功能的肠内营养泵,主要由电机、壳体和输液管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壳体内设有对输液管进行挤压的泵轮,在壳体内设有固定输液管的固定块,在输液管输出端的壳体上设有气泡探头组件和阻塞检测部件,在壳体右端设有向右侧开启的泵门,左壳体上设有显示窗、操作面板和控制键盘,所述肠内营养泵带有动态压力监测部件。
动态压力监测部件包括弹性薄膜、压力传导块、传感器和传感器固定板,所述弹性薄膜包裹在输液管的管体外部并与压力传导块接触,传感器通过压力传导块感应输液管压力,传感器固定板将传感器固定在营养泵外壳体上。
壳体内部设有电源系统,所述电源系统内有备用电池,在电源中断的情况下切换到电池供电状态。
壳体背面设有用于更换备用电池的电池仓盖。
壳体背面还设有用于接通电源的电源插座。
泵门上设有观察窗。
壳体的左上角设有指示灯。
壳体背面还设有用于加热的加热器接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带动态压力检测功能的肠内营养泵可实现自动控制营养液输注速度和输注总量;可以实现全过程的安全监控,相比传统营养液输注方式极大提高了输注精度和较高的输出压力,避免了传统输液的缺陷;自动监测患者管路避免和预防管路堵塞,减少管路堵塞而造成的长时间喂养不足的状态发生,促进了病患的恢复;同时极大的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护理有效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泵门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纵向剖面图。
1、显示窗,2、操作面板,3、控制键盘,4、泵门,5、观察窗,6、指示灯,7、泵轮,8、固定块,9、气泡探头部件,10、阻塞检测部件,11、提手,12、电池仓盖,13、加温接口或密封盖,14、电源插座,15、输液管,16、弹性薄膜,17、压力传导块,18、传感器,19、传感器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带动态压力检测功能的肠内营养泵,主要由电机、壳体和输液管组成,在壳体内设有对输液管进行挤压的泵轮7,在壳体内设有固定输液管的固定块8,在输液管输出端的壳体上设有气泡探头组件9和阻塞检测部件10,在壳体上端设有向右侧开启的泵门4,左壳体上设有显示窗1、操作面板2和控制键盘3。壳体内部设有电源系统,所述电源系统内有备用电池,在电源中断的情况下切换到电池供电状态,不会中断喂养过程,实现喂养过程用电安全。壳体背面设有用于更换备用电池的电池仓盖12。壳体背面还设有用于接通电源的电源插座14。泵门7上设有观察窗5。壳体的左上角设有指示灯6。壳体背面还设有用于加热的加热器接口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北京鑫禾丰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北京鑫禾丰医疗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37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