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玻纤拉丝的石墨分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2882.5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9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杨为发;徐冬良;钟建华;沈连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巨石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37/03 | 分类号: | C03B37/03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黄美娟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拉丝 石墨 束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玻纤拉丝的石墨分束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玻璃纤维拉丝作业中,玻璃原料经过高温处理形成玻璃液,玻璃液通过多孔漏板拉制成原丝纱团,为确保纱团成型和拉丝工艺位置符合要求,上层位置必须安装分束板加以位置固定。由于在拉丝过程中拉丝机是高速运转,纱线存在较大的张力,先前采用树脂板分束装置摩擦力过大,易造成纱线起毛、断裂(每天的纱线断裂次数在50次左右),进而导致拉丝机停机,以至工人需要重新上头拉丝,如此往复严重影响产品生产效率,大大增加了工人工作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纱线易起毛、断裂、拉丝作业稳定性低下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提高合股纱集束产品拉丝翻筒成功率、生产效率高、安装简便、性能稳定的用于玻纤拉丝的石墨分束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玻纤拉丝的石墨分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石墨分束板、分束板底座和TTS瓦片,所述的石墨分束板固定在所述的分束板底座上,所述的石墨分束板上设置分束槽,并且所述的分束槽的开口伸出所述的分束板底座的其中一个边缘;所述的分束板底座与安装石墨分束板相对的另一边上设置U型槽;所述的TTS瓦片通过U型槽固定在所述的分束板底座上;整个所述的石墨分束装置位于拉丝机的拉丝机头与集束板之间。
所述的分束板底座实际为树脂分束板。
所述的分束板底座上对称的设置两个U型槽。
所述的石墨分束板由报废的滚油辊经过切割打磨制成。
所述的石墨分束板通过固定螺丝固定在所述的分束板底座上。
所述的TTS瓦片位置与所述的拉丝机机头上绕纱筒的位置一一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先前树脂分束装置摩擦力过大,易造成纱线起毛、断裂问题,实现提高翻筒成功率50%以上,降低工人工作量25%,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结构简单,成本低并且使用稳定性好;同时解决了单纯采用石墨制造带来的易碎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束板底座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其中,6代表涂油辊;7代表漏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照附图: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玻纤拉丝的石墨分束装置,包括石墨分束板1、分束板底座2和TTS瓦片3,所述的石墨分束板1固定在所述的分束板底座2上,所述的石墨分束板1上设置分束槽11,并且所述的分束槽11的开口伸出所述的分束板底座2的其中一个边缘;所述的分束板底座2与安装石墨分束板1相对的另一边上设置U型槽21;所述的TTS瓦片3通过U型槽21固定在所述的分束板底座2上;整个所述的石墨分束装置位于拉丝机4的拉丝机头41与集束板5之间。
所述的分束板底座2实际为树脂分束板。
所述的分束板底座2上对称的设置两个U型槽21。
所述的石墨分束板1由报废的滚油辊经过切割打磨制成。
所述的石墨分束板1通过固定螺丝12固定在所述的分束板底座2上。
所述的TTS瓦片3位置与所述的拉丝机机头41上绕纱筒的位置一一对应。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巨石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巨石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28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附分离法制备异丁烯的生产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刮伤玻璃保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