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节能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2849.2 | 申请日: | 2013-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8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蓝寿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寿科 |
主分类号: | F21V17/10 | 分类号: | F21V17/1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31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节能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灯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节能灯。
背景技术
LED就是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它可以直接把电能转化为光能。LED具有体积小、耗电量低、使用寿命长、高亮度、低热量、耐电性佳等优点,为全球公认为最高效的人造照明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灯具形式多种多样,也出现了以大功率LED灯为光源的灯,其与传统的白炽灯、日光灯相比,具有功耗低寿命长、节能环保等优良特性,因此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然而,现有市面上的LED节能灯的灯座与电路板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在安装、拆卸时,非常麻烦,且浪费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LED节能灯。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LED节能灯,包括灯座、灯头和电路板,所述灯座安装在灯头上,所述电路板固定在所述灯座上,所述灯座上设有至少四个丁字形倒勾卡脚,所述电路板上设有与所述倒勾卡脚相配合的卡口,所述灯座与电路板通过倒勾卡脚与卡口的配合相互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灯座上设有限位栏,所述限位栏处于所述电路板的内腔,所述限位栏上设有与所述倒勾卡脚数量相同的横梁,所述倒勾卡脚分别设于所述横梁上。
进一步地,所述横梁均匀的分布在所述限位栏上。
进一步地,所述灯座上与灯头相接合的一头圆周设有半圆形内凹卡圈。
进一步地,所述灯座上设有与灯座半圆形内凹卡圈相配合的半圆形外凸卡圈,安装后灯座内凹卡圈紧抱灯头外凸卡圈使灯头与灯座上下两段紧密相连。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LED节能灯的优点在于:通过在灯座的限位栏上设置倒勾卡脚,在电路板上设置与倒勾卡脚相配合的卡口,灯座与电路板通过倒勾卡脚与卡口相卡合,在使用时,便于拆卸和安装,而且节约成本和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LED节能灯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LED节能灯的剖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剖视图。
图5为灯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灯座与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LED节能灯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LED节能灯的剖视分解结构示意图。
所述LED节能灯包括灯座10、灯头20和电路板30,所述灯座10安装在灯头20上,所述电路板30固定在所述灯座上10。
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并结合图2,其中图3为灯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剖视图。
所述灯座10上设有限位栏12,所述限位栏12上设有横梁121,所述横梁121上设有倒勾卡脚11,所述倒勾卡脚与所述横梁联成一体并与限位栏12相连接各自形成具有一定弹性的丁字形结构。
所述与电路板30相连的灯座10、它与灯头20相接合的一头圆周设有半圆形内凹卡圈13。
请参阅图5,并结合图4,图5为灯头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灯头20上设有与灯座10半圆形内凹卡圈13相配合的半圆形外凸卡圈21,安装后所述灯座10内凹卡圈紧抱灯头20外凸卡圈使灯头与灯座上下两段紧密相连。
请参阅图6及图7,并结合图4,图6为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灯座与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电路板30上设有与所述倒勾卡脚11相配合的卡口31,所述灯座10与电路板30通过倒勾卡脚11与卡口31的配合相互连接,所述限位栏12处于所述电路板30的内腔。
通过在灯座10的限位栏12上设置倒勾卡脚11,在电路板30上设置与卡脚11相配合的卡口31,灯座10与电路板30通过倒勾卡脚11与卡口31相卡合,这样,当电路板30沿着限位栏12插入时卡口31就被倒勾卡脚11卡住不易被往外拉出,在使用时既安全又便于安装和拆卸,从而节约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寿科,未经蓝寿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28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尾气颗粒物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简易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