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速装可拆房屋的楼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2457.6 | 申请日: | 2013-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49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付光华;杨仲;李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付光华 |
主分类号: | E04B5/08 | 分类号: | E04B5/08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钱成岑 |
地址: | 620566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速装可拆 房屋 楼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速装可拆房屋的楼板。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房屋楼板的建造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平板直接搁置在楼板承重梁或者承重柱上,或者是采用钢筋混凝土直接一体化浇筑而成,根据房屋建筑构图,先用钢材搭建好楼板框架,再用混凝土浇灌设备直接浇筑成形,其他各层的楼板建造依此方法进行。
但是,采用该方式建造房屋楼板,其建造效率受到建筑材料供应量、建筑浇注设备功率等因素的掣肘,所耗费的建造时间比较长,增加了房屋的建造成本;如果需要进行房屋拆迁时,也极大地增加了拆除难度和拆除时间。特别地,对于区域移民、因气候地质灾害导致的灾民临时安置等特殊情况,急需大量的安置房屋,传统的房屋楼板建造方式不能满足成批量房屋的快速建造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速装可拆房屋的楼板,既方便快速组装,也方便快速拆除,节省速装可拆房屋的建造时间,降低房屋的建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速装可拆房屋的楼板,包括板体,所述的板体上设置有母榫、第一公榫和第二公榫,其中,所述的母榫和第二公榫分别设置在板体的相对两侧。
优选地,所述的母榫的切口呈底部水平的“V”形,其开口方向背对母榫所在侧面。
优选地,所述的母榫设置在板体侧面的正中位置。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公榫设置在板体外表面上,并位于板体的边沿端部。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公榫分布在板体的上下表面,并且板体同一端部上表面的第一公榫与板体同一端部下表面的第一公榫以板体的中截面为对称面对称分布在板体上下表面。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公榫呈直角梯形,其斜角边部分位于板体外表面,其直角边所在侧面与板体的相邻外侧面平齐。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公榫设置在板体长边方向的外侧面上,并且位于所在侧面的正中位置。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公榫呈等腰梯形,其中两条平行边中的相对长边位于第二公榫所在的板体外侧面上。
优选地,所述的板体上设置有若干个通腔。
优选地,所述的板体上的若干个通腔呈“一”字形均匀分布在板体的中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楼板的板体上设置有母榫、第一公榫和第二公榫,并且母榫和第二公榫分别设置在板体的相对两侧,使得相邻的两块楼板之间可以利用母榫与第二公榫直接相互卡接,楼板的第一公榫也方便楼板与楼板承重梁(预设卡接母榫)快速卡接组装,提高了楼板的建造效率;而且楼板可采用模具预制成形,实现批量化生产,节约房屋的建造时间;当房屋需要拆除时,楼板的卡接结构也可以容易地快速拆除,有利于降低房屋的建造和拆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速装可拆房屋的楼板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所示楼板的俯视图。
图3为图1所示楼板的左视图和右视图。
图4为图1所示楼板相互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部品标记:1-板体,2-母榫,3-第一公榫,4-第二公榫,5-通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一种速装可拆房屋的楼板,如图1-图3所示,包括板体1,所述的板体1上设置有母榫2、第一公榫3和第二公榫4,其中,所述的母榫2和第二公榫4分别设置在板体1的相对两侧。为了在实际组装楼板时,方便楼板的母榫2与另一块相邻楼板的第二公榫4相互卡接作业,所述的母榫2的切口呈底部水平的“V”形,其开口方向背对母榫2所在侧面;与此相对应的是,所述的第二公榫4呈等腰梯形,其中两条平行边中的相对长边位于第二公榫4所在的板体1外侧面上。由于“V”形切口具有导向作用,使第二公榫4能够顺利地导入母榫2并卡接到位,保证楼板的连接配合紧密,提高施工者的作业效率,实现快速组装。组装之后的楼板如图4所示。
为了便于组装楼板的平整度管理,如图4所示,所述的母榫2设置在板体1侧面的正中位置,相应地,所述的第二公榫4设置在板体1长边方向的外侧面上,并且位于所在侧面的正中位置。由于母榫2和第二公榫4的轴对称线重合,楼板组装后,各个楼板基本上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保证了楼板整体的平整度,而且楼板模具的设计、制造相对容易,而且有利于楼板浇注成型后的脱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付光华,未经付光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24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