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风式加热家用榨油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2450.4 | 申请日: | 2013-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1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曹霞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霞娇 |
主分类号: | B30B9/02 | 分类号: | B30B9/02;B30B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31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风 加热 家用 榨油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油料加热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热风加热油料的家用榨油机。
背景技术
食用油的压榨在传统榨油机械工艺上一般都采用热锅炒制的方式去对油料进行预加工,而目前市场上的家用榨油机也大都沿用热锅炒制的技术。而热锅炒制的技术在家用榨油机中很难做到加热均匀而影响所制作出来的食用油品质,而且炒制时间过长,不适合家庭用途。
另外在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文献200820008385.6公开了一种与榨油机共为一体的榨油机原料加热装置,是由榨油机料斗、料斗上部设有吸气管、料斗内侧吸气管上安装空气滤网、料斗下部设有压气孔,和带有空气加热器、空气加热器与料斗下部的压气孔对接的风机、风机与吸气管相接构成。所述空气加热器,是由空气加热器箱体和其内部安装的电热丝构成。
它存在的问题是:1、热风的流向得不到有效控制,因此加热难以均匀,热效率低下。2、杂质在加热器非工作状态时从热风入口进入加热器,在加热器工作时,会引起杂质在风道内燃烧,容易引起安全事故。3、杂质粘于空气过滤网上,引起空气过滤网堵塞,影响热风的流动,也使空气过滤网难以清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风式加热家用榨油机,该种加热装置对油料加热均匀,热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可以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风式加热家用榨油机,包括油料箱,给油料箱内提供热风的空气加热器;
所述油料箱的箱体侧壁靠近底部设有第一风口;
所述油料箱的箱体侧壁还设有第二风口,所述第二风口与所述第一风口不在同一水平位置;
所述空气加热器包括中空管道,设于中空管道内对中空管道其中的空气进行加热的电热元件;
所述中空管道包括与所述第一风口对接的第一出口,以及与所述第二风口对接的第二出口,所述第一风口与第一出口对接连通形成第一输风口,所述第二风口与第二出口对接连通形成第二输风口;
所述空气加热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中空管道中的吹风机构;所述吹风机构通过所述第一输风口和所述第二输风口使所述中空管道内的热气与所述油料箱中的空气形成不同方向循环对流而向所述油料箱输送热气。
较优地,作为一可实施例,所述吹风机构包括控制电路,以及由控制电路控制交替工作的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
所述第二风机产生的风向与所述第一风机产生的风向相反;
所述第一风机、第二风机分别与控制电路耦接。
较优地,作为一可实施例,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器、数模转换电路,以及驱动所述第一风机、所述第二风机的相应驱动电路;
所述第一风机、第二风机分别与相应的驱动电路耦接,所述驱动电路通过相应的数模转换电路与控制器耦接。
较优地,作为一可实施例,所述吹风机构包括正反转风机,以及与正反转风机耦接的控制电路。
较优地,作为一可实施例,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器、数模转换电路,以及驱动正反转风机的相应驱动电路,正反转风机与相应的驱动电路耦接,所述驱动电路通过相应的数模转换电路与控制器耦接。
较优地,作为一可实施例,所述第二风口比所述第一风口的水平位置高。
较优地,作为一可实施例,所述第一风口、第二风口分别设有第一空气过滤网、第二空气过滤网。
较优地,作为一可实施例,所述第一风口通过第一通道与所述中空管道的第一出口连通;所述第二风口通过第二通道与所述中空管道的第二出口连通。
较优地,作为一可实施例,所述第一通道或第二通道呈U形管状,所述第一通道或第二通道的最低处设有用于排放杂物的开口,该开口上设有可匹配密封该开口并可被打开的盖体。
较优地,作为一可实施例,所述第二风口与所述第一风口在同侧或者对侧。中空管道呈U形管状,所述第一通道或第二通道的最低处设有用于排放杂物的开口,该开口上设有可匹配密封该开口并可被打开的盖体。
较优地,作为一可实施例,所述榨油机还包括榨油机外壳,以及榨膛、电机、传动机构;
所述榨膛、电机、传动机构、油料箱设置在所述榨油机外壳内;
所述油料箱还设有盖体。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这样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霞娇,未经曹霞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24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