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风窗铰链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2384.0 | 申请日: | 2013-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72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根;刘利;高卫民;丁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D3/02 | 分类号: | E05D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铰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风窗铰链及汽车。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中,用户对越野汽车的多样化需求越来越高,除了具备良好的通过性、适应性之外,在日常生活中,一辆可以“变形”的车对消费者来说充满着极大的诱惑。于是,可拆卸顶棚、车门,可翻倒或拆卸前风窗的车型应运而生。在可翻倒前风窗的越野车型中,如何将风窗铰链设计得简单、可靠、耐用、易操作,正是开发者孜孜追求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保证连接强度,同时还能满足用户方便拆卸风窗的汽车风窗铰链及汽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风窗铰链,用于连接风窗和车身,实现风窗相对于车身的旋转,所述汽车风窗铰链包括与车身固定连接的铰链静片、与风窗固定连接的铰链动片,以及与所述铰链静片固定连接的铰链轴;所述铰链动片包括转动套接于所述铰链轴的套接部;所述铰链轴具有至少一个加工切面,所述套接部开设有用于当所述拆装槽与所述加工切面位置相对时使所述铰链轴可从从中脱离的拆装槽。
优选地,所述铰链轴具有两个加工切面,所述两个加工切面平行设置。
优选地,所述两个加工切面以所述铰链轴的轴向剖面为中心呈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铰链静片包括本体及设置于本体一端的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分别开设转轴孔,所述铰链轴的两端分别配合于所述转轴孔内,所述套接部设置于第一连接座与所述第二连接座之间。
优选地,所述铰链轴一端滚花,并与所述转轴孔过盈连接,另一端采用光面或者部分滚花。
优选地,所述铰链静片与所述铰链动片采用锻造之后再经机加工成型。
优选地,所述铰链静片与所述铰链动片分别开设用于与车身和风窗连接的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车身、风窗,以及上述用于连接风窗和车身、实现风窗相对于车身旋转的汽车风窗铰链。
优选地,所述汽车风窗铰链为两个,分别安装于风窗两侧。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结构简单,易加工;
(2)可实现免工具的拆装功能;
(3)结构牢固、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汽车风窗铰链安装于汽车车身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汽车风窗铰链的组装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汽车风窗铰链的断面图;
图4为图2所示的汽车风窗铰链铰链动片相对于所述铰链静片脱离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汽车,包括车身10、风窗20,以及汽车风窗铰链30。所述汽车风窗铰链30用于连接风窗20和车身10,实现风窗20相对于车身10旋转,并且在风窗20旋转至一定角度,实现风窗20相对于车身10的分离。风窗20可以是汽车前风窗,也可以是汽车后风窗,如此可以方便风窗的拆卸,满足人们对于汽车,特别是越野车的个性改造的需求。
在本实施方式中,汽车风窗铰链30为两个,分别安装于风窗20的左右两侧。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仅采用一个,或者更多个的汽车风窗铰链30。
请参见图1至图4,所述汽车风窗铰链30包括:与车身10固定连接的铰链静片31、与风窗20固定连接的铰链动片32,以及与所述铰链静片31固定连接的铰链轴33。
所述铰链动片32包括转动套接于所述铰链轴33的套接部321;所述铰链轴具有至少一个加工切面332(参见图4),所述套接部321开设拆装槽323,当所述拆装槽323与所述加工切面332位置相对时,所述铰链轴33可从所述拆装槽323脱离,从而可实现在不用借助其他工具的情况下,实现风窗20与车身10的分离。
请参见图3、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铰链轴33整体为一圆柱体,具有两个加工切面332a、332b,所述两个加工切面332a、332b平行设置。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两个加工切面332a、332b以所述铰链轴33的轴向剖面为中心呈对称设置。拆装槽323沿套接部321的轴向延伸,并贯通套接部323的两端。拆装槽323的开口比两加工切面332a、332b之间的最大距离略大,以方便铰链静片31与铰链动片32的相对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23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态削峰方法和装置以及数字预失真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中频通道的实现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