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氧化盐搅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1266.8 | 申请日: | 2013-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96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刘修艳;曹昌怀;朱国华;陈文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6/00 | 分类号: | B01J6/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夏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3 | 代理人: | 沈毅 |
地址: | 213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搅拌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燃机车盐炉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氧化盐搅拌系统。
背景技术
软氮化氧化盐在常温下是固体状态,在加热到350℃以上后盐开始熔化成液体,由于盐炉较大,加之氧化盐使用久了生成盐渣沉淀到炉底,越久越厚,并且坚硬无比,无法熔化。日积月累,造成可利用的氧化液面越来越少。究其原因为盐炉内缺少相配套的搅拌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氧化盐搅拌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氧化盐搅拌系统,包括电机、电机支架、轴和叶轮,所述电机安装于电机支架上方,轴穿过电机支架与电机相连接,轴下方连接有叶轮,所述的电机支架底座夹缝处设有隔热材料,电机支架底座与轴连接处设有隔热密封材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的叶轮至少一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的叶轮结构为三桨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的隔热材料为石棉垫。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的隔热密封材料为四氟盘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搅拌电机的转速,控制搅拌力度,使熔盐上下温度均匀,下层的熔盐局部熔化,液面深度达到工作需要的深度;解决了盐炉温度不均匀、氧化盐不能完全熔化,导致生产不能正常进行的难题;同时对提高软氮化缸套的质量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叶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机,2、电机支架,3、轴,4、叶轮,5、隔热材料,6、隔热密封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种氧化盐搅拌系统,包括电机1、电机支架2、轴3和叶轮4,所述电机1安装于电机支架2上方,轴3穿过电机支架2与电机1相连接,轴3下方连接有叶轮4,所述的电机支架2底座夹缝处设有隔热材料5,电机支架2底座与轴3连接处设有隔热密封材料6。
优选地,所述的叶轮4至少一个,所述的叶轮4结构为三桨叶,最佳设置为三桨叶两层叶轮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隔热材料5为石棉垫,所述的隔热密封材料6为四氟盘根。夹缝处、交界处的隔热、密封材料的主要作用是使温度不易流失,保证上下温度的均匀,隔热、密封材料可为其它材料。
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搅拌电机的转速,控制搅拌力度,使熔盐上下温度均匀,下层的熔盐局部熔化,液面深度达到工作需要的深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搅拌器的设计、制造和应用,解决了盐炉温度不均匀、氧化盐不能完全熔化,导致生产不能正常进行的难题,同时对提高软氮化缸套的质量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电机功率 3KW(非防爆)
电机电压 380V
最高转速 940rpm
桨叶外径 180mm(3叶2层)
轴长度 1200mm (可直达工作深度)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未经南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12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