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腔镜下负压辅助牵拉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1139.8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30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肖卫东;杨桦;张朝军;程应东;陈祖林;李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A61B17/94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秦力军 |
地址: | 40003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腔镜下负压 辅助 牵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腔镜手术的辅助牵拉器。
背景技术
腔镜术是近年来十分流行的微创手术方法,采用腔镜术可使手术治疗过程只对患者造成微小创伤、术后只留下微小创口,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恢复快、患者痛苦少的优点,如胸腔镜、腹腔镜手术等。
在进行腔镜手术时,为暴露手术野,达到更好的手术效果,需使用器械进行辅助牵拉手术部位周围的器官、组织等。现有的牵拉器械一般为组织钳、组织夹等,通过手柄上的控制机构操作钳杆前端的夹持部动作,实现对器官、组织的夹持,现有的组织钳、组织夹等器械存在以下不足:1)由于该夹持部一般是硬物制成,因此,在牵拉器械放入人体内或进行夹持牵拉时,容易对人体组织或器官造成额外的损伤;2)现有的牵拉器械操作比较麻烦,在使用时对操作要求较高,需较为仔细和熟练才能准确夹持牵拉部位,牵拉效率较低。
因此,需探索一种不易对人体造成损伤的牵拉器械,同时,也使其便于与牵拉部位进行连接,以实现有效牵拉。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腔镜下负压辅助牵拉器,该牵拉器通过负压吸引实现器械与牵拉部位的连接,以解决现有组织钳等器械容易造成损伤和夹持操作不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腔镜下负压辅助牵拉器,包括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尾端设置有用于与医用负压泵的抽气端连接的接头和用于控制气流通断的气阀,通气管的前端设置有吸盘。
进一步,所述通气管的尾端设置有用于把持的固定手柄和用于控制气阀开关的活动手柄。
进一步,所述吸盘由硅胶制成。
进一步,所述吸盘与通气管之间可拆卸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腔镜下负压辅助牵拉器,包括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尾端设置有用于与医用负压泵的抽气端连接的接头和用于控制气流通断的气阀,通气管的前端设置有吸盘,使用时,将接头与医院的负压泵设备连接,然后将通气管伸至所需牵拉部位,使吸盘紧贴牵拉部位的器官、组织等,通过控制气阀打开,使吸盘吸引住牵拉部位完成连接,即可实现牵拉,牵拉结束或需更换牵拉位置时,只需关闭气阀,吸盘即可自动松开,操作方便。同时,较为柔软的吸盘与现有的组织钳等器械相比,不易对组织产生损伤,安全性和实用性均大幅提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腔镜下负压辅助牵拉器,包括细长的通气管1,所述通气管1的尾端设置有用于与医用负压泵的抽气端连接的接头2和用于控制气流通断的气阀3,接头通过较长的软管与通气管连接,便于与负压泵连接,通气管1的前端设置有吸盘4,吸盘4开口不宜过大,以便于伸入人体内,当吸盘紧贴牵拉部位的组织时,打开气阀,即可使吸盘与负压泵连通,在吸盘位置产生负压,使吸盘紧紧吸住牵拉部位,实现连接,便于进行牵拉操作,吸盘为软质材料制成,不易对人体造成损伤。该牵拉器可用于腔镜手术牵拉,如对腹膜、肠管等进行牵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气管1的尾端设置有用于把持的固定手柄5和用于控制气阀3开关的活动手柄6,固定手柄便于医生把持操作,铰接在固定手柄上的活动手柄便于操作,如压下活动手柄时气阀打开,松开活动手柄时,其自动回位,气阀关闭。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盘4由硅胶制成,硅胶质软,制成的吸盘密封效果较好,且制造成本低。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盘4与通气管1之间可拆卸式连接,便于拆换不同尺寸的吸盘,或拆下吸盘进行清洗消毒等。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11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床上用笔记本电脑架
- 下一篇:一种桥式整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