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粉尘提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0195.X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8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郭占成;詹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7/02 | 分类号: | C22B7/02;C22B3/04;C22B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从冶金粉尘中提取有价成分的的粉尘提浸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从冶金粉尘中提取有价成分的工艺有多种,包括酸浸、碱浸和水浸等工艺。采用以上任一工艺进行有价成分的提浸时,由于冶金粉尘颗粒细小,吸水性较强,提浸后的水-渣混合液料浆很难实现重力过滤分离,一般是将这些水-渣混合液用泵打入到压滤机进行过滤。由于冶金粉尘在堆放及运输的过程中极易混入大尺寸杂物,如果浸取前不对粉尘进行筛选,这些混入的大尺寸杂物,在浸出后的水-渣混合液转运过程中对管道、阀门及泵的损耗极大。然而,由于冶金粉尘具有颗粒细小,易扬尘,易粘结的特点,浸取前对粉尘的杂物进行筛分的工作效率低,扬尘大,对环境及工人的健康危害较大。因此,如何解决粉尘提浸工艺中的粉尘筛分问题,是这些从粉尘中提取有价成分的企业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工艺缺陷,提供一种提浸前无需对粉尘筛分,粉尘浸取效率高,浸取后水-渣混合液料浆容易转运、过滤,且操作简单的一种粉尘提浸装置,可以同时实现对粉尘的筛分和提浸。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粉尘提浸装置包括:本体6、具有搅拌轴11的搅拌器1和过滤隔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6为中空的柱体,所述过滤隔板4安装于本体6内腔中部,过滤隔板4上具有搅拌轴穿孔10;
本体6顶部设有粉尘加料口2和浸出剂加料口7,并安装有所述搅拌器1,其中,搅拌轴11垂直插入本体6内腔,搅拌轴11上具有上搅拌桨和下搅拌桨两组搅拌桨,上搅拌桨位于过滤隔板上部,下搅拌桨位于过滤隔板下部;本体6底部设有混合液出料管9和人孔13。
优选地,本体6中部设置有检修兼卸料孔8,检修兼卸料孔8位置高于过滤隔板4。
优选地,过滤隔板4为中心高四周低的锥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锥形结构为圆锥形或多角锥形,锥形母线的倾斜角为15-45°。
优选地,所述过滤隔板4上具有过滤孔,所述过滤孔孔径为3-20mm。
优选地,所述过滤隔板4为一体成型,或由活动过滤板拼装而成。
优选地,在所述活动过滤板上设置有加强筋。
优选地,过滤隔板4在本体内腔的安装方式为固定安装,或通过支撑钢梁架12安装。
优选地,所述柱体为圆柱体、或多边形柱。
优选地,所述本体由钢板焊制或混凝土筑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过滤隔板的设定,可以对大尺寸杂物进行过滤,提高了粉尘的筛分和提浸效率,同时,基于过滤隔板的坡度设置,使大尺寸杂物自动向四周分散,避免杂物对隔板4上方的搅拌桨产生不利影响,也利于使杂物从检修兼卸料孔8排出。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简单,浸取过程实现粉尘筛分和提浸同时进行,无需另外设置筛分处理单元,物料处理费用低,操作简单,粉尘浸取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粉尘提浸装置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粉尘提浸装置中部局部放大图。
图3(a),3(b)为实施例一的圆柱状提浸罐的过滤隔板结构示意图,其中,3(a)为过滤隔板切面示意图,3(b)为过滤隔板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粉尘提浸装置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粉尘提浸装置中部局部放大图。
图6(a),6(b),6(c)为实施例二的立方体矩形柱状提浸罐的过滤隔板结构示意图,其中,6(a)为过滤隔板切面示意图,6(b)为过滤隔板俯视示意图,6(c)活动滤板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搅拌器、2粉尘加料口、3上搅拌桨、4过滤隔板、5下搅拌桨、6提浸装置本体、7浸取剂加料口、8检修兼卸料孔、9水-渣混合液出料管、10搅拌轴穿孔、11搅拌轴、12支撑钢梁架、13人孔、14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下面参考说明书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粉尘提浸装置。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粉尘提浸装置是一个密封装置,包括沉浸装置的本体6、搅拌器1和过滤隔板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01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超声多功能用熏蒸器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垃圾处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