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气缸垫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9536.1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8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段伟;李飞杨;李志祥;凌青海;刘维;连源;雷建林;梁代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1/00 | 分类号: | F02F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0033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气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部件,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气缸垫。
背景技术
气缸垫位于发动机的气缸体和气缸盖之间,其主要作用是在发动机运行时对高压燃气、润滑油和冷却液进行密封。发动机气缸盖螺栓扭紧后,气缸垫通过自身结构,将螺栓扭矩转化的压紧力合理的分配到各个需要密封的部位完成密封。
现有技术中,气缸垫对应发动机缸体气缸开设气缸孔,注重气缸垫的整体弹性和密封性,而忽略气缸孔周缘的弹性需求和对气缸垫密封性能的影响,造成气缸垫密封不好,影响发动机整体性能。
因此,需要对发动机气缸垫进行改进,保证气缸孔周缘的弹性要求和密封性能,提高气缸体整体密封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气缸垫,保证气缸孔周缘的弹性要求和密封性能,提高气缸体整体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气缸垫,包括气缸垫本体,所述气缸垫本体上设有功能孔,所述功能孔包括依次设置的四个气缸孔,所述气缸垫本体为双层金属板结构,包括固定连接的上板和下板,所述下板上部在每个所述气缸孔的圆周边缘位置形成折回部,所述上板在每个所述气缸孔的圆周边缘位置对应所述折回部设有弧形凹槽。
进一步,所述功能孔还包括供冷却液通过的水孔,所述水孔沿所述气缸孔周边匀布设置,所述水孔包括圆形水孔和条形水孔。
进一步,所述功能孔还包括供润滑油通过的进油孔和用于回油的回油孔,所述进油孔为两个,布置于所述气缸垫本体一侧短边两端,所述回油孔为四个,沿所述气缸垫本体一侧长边布置。
进一步,所述功能孔还包括若干个用于安装所述气缸垫本体的螺栓孔,所述螺栓孔分列设于所述气缸垫本体两侧长边。
进一步,所述上板和下板通过铆钉密封铆接,所述上板和下板对应设有铆接孔,所述铆接孔为四个,分列设于所述两层金属垫两侧长边。
进一步,相邻两个所述气缸孔的孔心距为82mm。
进一步,相邻两个所述回油孔的孔心距为82mm。
进一步,所述两个进油孔孔心距为112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气缸垫,包括相互密封铆接的上板和下板,连接结构稳固且铆缝严密,不漏气体、液体,下板上部对应气缸孔圆周边缘设置折回部,上板对应折回部设置弧形凹槽,刚性较强,具有较大的弹性,并且密封性较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A-A向剖面图;
图3为图1H-H向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A-A向剖面图,图3为图1H-H向剖面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发动机气缸垫,包括气缸垫本体,所述气缸垫本体上设有功能孔,如图1所示,所述功能孔包括依次设置的气缸孔1、气缸孔1a、气缸孔1b和气缸孔1c,所述气缸垫本体为双层金属板结构,包括固定连接的上板2和下板3,所述下板3上部在每个所述气缸孔的圆周边缘位置形成折回部4,如图1所示,下板3上部对应气缸孔1和气缸孔1a设置有折回部4和折回部4a,下板对应气缸孔1b和气缸孔1c设置的折回部在图中未标示出,所述上板2在每个所述气缸孔1的圆周边缘位置对应所述折回部设有弧形凹槽5。
本实施例中,所述功能孔还包括供冷却液通过的水孔,所述水孔沿所述气缸孔周边匀布设置,所述水孔包括圆形水孔6和条形水孔7;如图所示,条形水孔位于每一气缸孔的周边,圆形水孔位于近相邻两气缸孔的连接处。
本实施例中,所述功能孔还包括供润滑油通过的进油孔8和用于回油的回油孔9,所述进油孔8为两个,布置于所述气缸垫本体一侧短边两端,所述回油孔9为四个,沿所述气缸垫本体一侧长边布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功能孔还包括若干个用于安装所述气缸垫本体的螺栓孔10,所述螺栓孔分列设于所述气缸垫本体两侧长边;螺栓孔用于装配将气缸垫与气缸盖和气缸体固定的螺栓,本实施例中,螺栓孔设置十个,分列对称设置,保证连接面的应力平衡性,确保连接强度和气缸垫与气缸体的整体密封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板2和下板3通过铆钉11密封铆接,所述上板和下板对应设有铆接孔,所述铆接孔为四个,分列设于所述两层金属垫两侧长边;密封铆接具有连接强度高且密封效果好的优点,防止漏水、漏油。
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气缸孔1的孔心距为82mm;气缸孔对应发动机气缸设置,保证对应尺寸,满足生产要求。
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回油孔9的孔心距为82mm;回油孔对应设置于发动机气缸体内的回油油路设置,尺寸符合生产要求,满足润滑油油路畅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95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燃气预热器
- 下一篇:通机用数字式电子调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