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液两用多通道中央回转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8851.2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66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韦家义;李春辉;贝晨;蒋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9/06 | 分类号: | F16L39/06;H01R39/64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黄永校 |
地址: | 537005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用 通道 中央 回转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液两用多通道中央回转接头,主要用于自行式高空作业车的液压系统中,是连接整个液压系统和电气系统中固定部分和旋转部分的液压管路和电气线路的连接件。
背景技术
自行式高空作业平台是一种运送工作人员和工具到指定位置进行高空作业的专业设备,对安全要求非常高,需要时时监控上下车体的数据状态,而其上下车体是需要回转的,所以液压管路和电气线路连接上车体和下车体时就需要通过中央回转接头来连接。然而传统的液压中央回转接头只能提供上下部分液压系统管路的连通,不能实现电气系统电路的连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可以用于液压系统管路的连通,又可以用于电气系统电路的连通的电液两用多通道中央回转接头。
本实用新型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液两用多通道中央回转接头,包括中央回转接头和集电环,所述中央回转接头包括回转体和回转轴,所述回转轴从回转体上端插入并伸出回转体下端,回转轴上开设有多条通道;所述集电环包括集电环转子和集电环定子,集电环转子上端连有连接座,连接座上端通过螺栓固定于回转体下端,集电环定子通过固定杆与回转体连接。
所述回转轴上开设有6条油路通道和1条线缆通道,所述线缆通道设于回转轴中心,所述6条油路通道分布于线缆通道外围,所述回转体径向开有6个油口和6条环形通道分别与回转轴的6条油路通道一一对应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突出优点是:
能够连接整个液压系统和电气系统中固定部分和旋转部分的液压管路和电气线路,并使固定部分和旋转部分相对旋转时,管路和线路不会发生干涉,上下油路和电路保持畅通,各油路和电路动作不串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液两用多通道中央回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液两用多通道中央回转接头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图2的左视图。
图5为图2的右视图。
图中标记为:回转体1、回转轴2、集电环转子3、集电环定子4、轴用弹性挡圈5、挡圈6、销轴7、连接座8、六角头螺栓9、固定杆10、内六角头螺栓11、密封圈12、防尘圈13、O型圈14、堵头15、O型圈16。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液两用多通道中央回转接头,由回转体1、回转轴2、集电环转子3、集电环定子4以及连接座8组成。
所述回转轴2从回转体1上端插入回转体1,并伸出回转体1下端,回转轴2与回转体1接合面之间自上至下依次嵌置防尘圈13、O型圈14、密封圈12。
所述连接座8用六角头螺栓9固定链接于回转轴2下端,所述集电环转子3用销钉7固定连接于连接座8下端,所述集电环定子4设置于集电环转子3外,且用内六角头螺栓11和固定杆10固定连接于回转体1下端。
所述回转轴2上开设有6条油路通道和1条线缆通道,所述线缆通道设于回转轴中心,如图3中的通道h,所述6条油路通道分布于线缆通道外围,如图3中的通道a、通道b、通道c、通道d、通道e、通道f,所述回转体1上径向开有6个油口和6条环形通道分别与回转轴2上的6条油路通道一一对应相通,如图4、5中的A口、B口、C口、D口、E口、F口。
由于回转体1通常安装在自行式高空作业车的底盘上,回转轴2通常安装在自行式高空作业车的回转平台上,这样回转体1和集电环定子4随着底盘确保不转动,去往底盘的管路、线路也确保不转动,回转轴2和集电环转子则随着回转平台转动,而去往回转平台上面的管路、线路是相对不动的;另外,油路的进口和出口均位于连接座8的上面,线路进口位于回转轴2的中间且出口位于连接座8的下面,因此,固定部分和旋转部分相对旋转式时,管路和线路不会发生干涉,上下油路和电路保持畅通,各油路和电路动作不串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重工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88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