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动力转向油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8566.0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77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王一夫;李春茂;李中延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26 | 分类号: | F15B1/26;F15B21/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0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动力 转向 油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转向油罐。
背景技术
转向油罐是汽车动力转向助力系统的一个暨储油、散热、排气、缓冲于一身的装置,其功能作用发挥好坏直接影响转向助力系统的使用能否使用。当转向系统开始加注转向油时,首先要进行系统排气,就是把管路、转向泵、转向器内的空气排出,由于系统内的空气含漏气受到高压油的作用,溶解在液压油内,形成微小气泡,致使液压油的体积膨胀,出现泡沫状快速膨胀返油现象,原先的转向油罐只有排气阀,没有导油溢流管,转向系统的排气造成的油渍都溢流在油罐下方的发动机上等部件,既污染了环境也带来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动力转向油罐,其在罐体内增设了排气导油溢流管,该排气导油溢流管将罐体顶部空间与罐体外部相连通,这样不仅可以直接排气而且可以导出溢出的油,避免了排气造成的油渍都溢流在油罐下方的发动机上而造成安全隐患,同时也省去了传统的排气阀,简化罐体结构,降低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动力转向油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进油接头和出油接头, 罐体的空腔内设有滤芯组件,所述罐体的空腔于滤芯组件的外侧设有排气导油溢流管,该排气导油溢流管的上端延伸至罐体内腔的顶部且开设有多个开孔,该排气导油溢流管的下端与罐体底部的连接接头相连,所述连接接头上外接有导流软管,导流软管的设置能够使排气导油溢流管溢出的油直接流到地面,避免了排气造成的油渍都溢流在油罐下方的发动机上而造成安全隐患。
更进一步的,所述罐体侧壁至少部分为透明的观察区,该观察区上设有液面高度标记线,以便工作人员查看机油油面并判断出是否需要添加机油,进而方便油罐的维护和保养。
为了增加排气导油溢流管顶部与液面的接触面积,所述排气导油溢流管的上端具有横向延伸的横向部,所述开孔分布于该横向部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在罐体内增设了排气导油溢流管,该排气导油溢流管将罐体顶部空间与罐体外部相连通,这样不仅可以直接排气而且可以导出溢出的油,避免了排气造成的油渍都溢流在油罐下方的发动机上而造成安全隐患,同时也省去了传统的排气阀,简化罐体结构,降低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罐体侧壁至少部分为透明的观察区,该观察区上设有液面高度标记线,以便工作人员查看机油油面并判断出是否需要添加机油,进而方便油罐的维护和保养。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示意图;(导流软管为画出)
图2为图2的A-A剖面图;(导流软管为画出)
图3为图2的B-B剖面图。(导流软管为画出)
其中:1罐体;11观察区;12液面高度标记线;2进油接头;3出油接头;4滤芯组件;5排气导油溢流管;51开孔;6连接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新型动力转向油罐,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的底部设有进油接头2和出油接头3, 罐体1的空腔内设有滤芯组件4,所述罐体1的空腔于滤芯组件4的外侧设有排气导油溢流管5,该排气导油溢流管5的上端延伸至罐体1内腔的顶部且开设有多个开孔51,该排气导油溢流管5的下端与罐体1底部的连接接头6相连,所述连接接头6上外接有导流软管,导流软管的设置能够使排气导油溢流管5溢出的油直接流到地面,避免了排气造成的油渍都溢流在油罐下方的发动机上而造成安全隐患。
所述罐体1侧壁至少部分为透明的观察区11,该观察区11上设有液面高度标记线12,以便工作人员查看机油油面并判断出是否需要添加机油,进而方便油罐的维护和保养。本实施例中,所述罐体1的上部分采用PA12透明材料,下部分采用PA12黑色材料,中间的密封连接采用激光焊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气导油溢流管5的上端具有横向延伸的横向部,所述开孔51分布于该横向部上,这样可增加排气导油溢流管5顶部与液面的接触面积,便于更好的导出溢出的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未经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85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