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储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7028.X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16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马朝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桑霞太阳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20/02 | 分类号: | F28D20/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科友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41 | 代理人: | 曲家彬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热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内设有吸收大量热量相变材料的储热箱。
背景技术
热能和电能是能量的两种主要表现方式,目前,电能的存储装置有电池,但是没有热能也就是热量的存储装置。
太阳能是比较理想的新能源,但利用上却存在时效性问题,日照期间所接受的能量超过所需,日落之后却无法发挥作用。因而如何把日照时多余的能量储存起来,以用于日落后系统的持续运行,即取有余以补不足,成为实现太阳能热利用装置连续运行的关键问题。
现有的太阳能储存技术中,主要是将热量存储在水等流体中,需要使用时,将液体介质中的能量通过对流传热的方式传输到需要使用的物体上。目前太阳能热水器就是这样存储热量的。
这样的存储热量的方式可以将有太阳能时的太阳能能热量存储,但为了存储足够多的能量,这种存储装置比如太阳能的储水箱的体积和重量都非常大移动不方便。到致使用也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目前太阳能储水箱体积庞大、重量重使用不方便的不足,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轻的储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储热装置,包括密封外壳,在外壳内设置有相变储热介质和环形盘管,所述的相变储热介质充满在所述的环形盘管周围,所述的环形盘管的两端伸出外壳。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储热装置中:还包括翼形金属片,所述的翼形金属片分散在所述的相变储热介质中,与所述的环形盘管相接触。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储热装置中:在所述的储热装置包括输入热量和输出热量的两组环形盘管。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储热装置中:所述的外壳为长方体形状,外壳壁为夹层,在夹层中设置有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储热装置,在密封外壳内充满相变储热介质可以存储很多的热量,是一种体积小重量轻可以便携式的储热装置。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便携式的储热箱,如图所示,密封外壳1箱体箱壁为夹层在平层内设置有保温层,在箱内设置有一个环形盘管3,在环形盘管3周围充满了相变储热介质2,环形盘管3的两端伸出箱体。
本实用新型的储热箱使用时,高温传热介质如高温气体从环形盘管3流过,通过环形盘管3的管壁向外传递大量的热量,固体状态相变储热介质2吸收管道壁上和充满在环形盘管3外的翼形金属片上吸收大量的热量,使相变储热介质2升温,直到熔化变成液体,如果继续加入热量,液态的相变储热介质2继续升温。充热完毕后,可以便携式使用,在使用的地方,将低温的传热介质从环形盘管3流过,带走箱内的热量供使用。本实施例充热和用热采用同一套环形盘管3。充热和放热不同时进行,如果,需要同时进行,可以设置充热环形盘管3和放热环形盘管3。本实施例使用相变材料在储热过程中发生相变,由于体积的变化,因此,外壳内可以设置一些空间,在相变过程中膨胀使用。另外,工业上也有使用三元铝合金用以作为储存材料,其对于储热性能 ( 如相变储热等参数 ) 有负面作用,储热材料本身在工作过程中进行反复的固液相变,杂质元素将会影响其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目前现有的已经工业化的太阳能热发电机组多利用无机盐做储热材料,但无机盐在相变过程中存在过冷和相分离的缺点,影响了储热能力,并且其凝固温度过高,造成夜间为保证其不凝固而进行的保温循环热损失较大,一旦系统出现凝固点后处置困难,存在安全隐患 ;熔盐系统管路中使用的泵、阀价格昂贵且使用寿命也比较短。
本实施例的产品可以在太阳能丰富地区使用,在白天太阳能光强烈的时候,利用太阳能集热器将太阳能能采集,然后利用传热介质,将集热器中的热量带入到本实施例的储热箱中,当然,是传热介质从环形盘管3中流过,这里传热介质可以温度很高的水蒸汽,在环形盘管3中,通过环形盘管3的管壁和从管壁外伸的翼形金属片,将蒸汽上的热量传递到作为储热材料的相变储热材料中,相变储热材料通过升高温度和从固态相变到液态,能够吸收大量的热量。在使用时,在原来的环形盘管3通过入冷水,变可以通过储热材料将热量传递到水中,使冷水变成热水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桑霞太阳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桑霞太阳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70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