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气复合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6482.3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42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梁才航;杨永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3/16 | 分类号: | F24F3/16;F24F13/30;F24F13/28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滕杰锋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复合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复合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空气处理设备普及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其中一级城市的普及率在70%以上。但由于设备设计的缺陷,使得人们在使用的同时各种疾病随之而来。比如,现有设备的空气处理方式都是采用内循环,即安装此设备房间里的空气不与外界交换,只在房间内循环。该设备的这种工作方式使得室外的新鲜空气不能补充进室内,而室内的建筑装饰材料散发出各种有害气体和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长时间生活工作在这样的环境里,有害人体健康。而后出现了能够补充新风的空气处理设备,解决了上述缺陷。
现有空气处理设备的新风净化系统中普遍采用空气过滤器过滤作为净化手段,但是空气过滤器在对控制微生物方面并不是完全有效的,有时还会因微生物的附着繁殖,导致空气质量恶化,对人体健康和生产领域带来危害。
目前普遍使用的设备,严寒的冬天,通风换气需要消耗掉大量的热能。炎热的夏季,通风换气需要消耗掉大量的电能,使大量的能源浪费掉。而膜式热湿交换器是新风全热回收及除湿的新兴技术设备。膜式热湿交换器与传统换热器相比较的优点是:能够回收显热,也能够有效回收潜热,同时能够除湿和大幅节能。在对新风的净化处理方面已经有人提出用紫外线杀菌,但是效率低,架构不灵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空气处理设备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空气复合净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空气复合净化装置,包括膜式热湿交换器、新风管道和回风管道,膜式热湿交换器的一个流道连接在新风管道的前段和后段之间,膜式热湿交换器的另一个流道连接在回风管道的前段和后段之间;还包括由预过滤网、紫外线灯和纳米过滤材料层组成的空气复合净化系统,预过滤网、紫外线灯和纳米过滤材料层按前后顺序依次设置在新风管道的前段内。
所述的膜式热湿交换器可以是平行流道结构或交叉三角波纹流道结构的膜式热湿交换器。
所述的纳米过滤材料层由二氧化钛空气过滤材料、氧化锌空气过滤材料、二氧化钛微胶囊相变空气过滤材料和氧化锌微胶囊相变空气过滤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效果:膜式热湿交换器是一项新型的节能型空气处理装置,空气复合净化系统可将空气进行高效净化,两者组合而成的空气复合净化装置则同时具有新风高效净化和回风余热余湿回收,能够取得空调节能和CO2减排的优异效果。与传统空调系统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高效净化空气且节省33%的能源,具有可靠性高、易维护、效率高、能耗小、送风舒适、结构紧凑的特点,很适合全国各大城市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空气复合净化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空气复合净化装置中的空气复合净化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空气复合净化装置中的平行流道结构膜式热湿交换器示意图。
附图中:1.新风管道进风口;2a.新风管道前段;2b.新风管道后段;3.预过滤网;4.紫外线灯;5.纳米过滤材料层;6.膜式热湿交换器;7a.回风管道前段;
7b.回风管道后段;8.回风管道进风口;9.新风管道出风口;10.回风管道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一种空气复合净化装置,包括膜式热湿交换器6、新风管道前段2a及新风管道后段2b和回风管道前段7a及回风管道后段7b,膜式热湿交换器的一个流道连接在新风管道前段2a和新风管道后段2b之间,膜式热湿交换器的另一个流道连接在回风管道前段7a和回风管道后段7b之间。另外还包括由预过滤网3、紫外线灯4和纳米过滤材料层5组成的空气复合净化系统。预过滤网、紫外线灯和纳米过滤材料层按前后顺序依次设置在一框架中,整个框架布置在新风管道的前段内。膜式热湿交换器采用平行流道结构的膜式热湿交换器。
公开号为CN101255258A的中国专利说明书中阐述了纳米复合空气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按其中所述方法制备的材料能够捕捉空气中的微粒,去掉空气异味,杀死空气中的细菌。
纳米级TiO2和ZnO在波长小于393nm的紫外线的照射下,会发生光催化发应,从而杀死细菌。为了更好地突出纳米级TiO2和ZnO的杀菌效果和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优选采用两个主波长为365nm的紫外线灯管,灯管的功率是8W。
本例中的纳米过滤材料层5采用二氧化钛空气过滤材料和氧化锌空气过滤材料组合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64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