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菌培养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6403.9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25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朱海;王其龙;施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瑞生物医药泰兴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34 | 分类号: | C12M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菌 培养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生物培养过程中的无菌培养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绝大多数工业发酵都采用纯种培养,要求发酵过程只能有生产菌,不允许有“杂菌”污染。造成发酵染菌的原因很多, 种子带菌、空气带菌、设备渗漏、灭菌不彻底、操作失误或管理不善是造成发酵染菌的普遍原因, 其中空气带菌是导致染菌的最主要原因。一旦空气系统染菌, 会造成大量连续的生产批次染菌, 对生产影响严重。因此除了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染菌之外, 及时发现染菌原因对整个生产有很大帮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滤空气无菌培养检测装置, 能够及时发现空气系统是否染菌。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无菌培养检测装置,包括进气软管、排气软管、密封瓶及套接于空气支路管道的取样火圈,进气软管及排气软管连接于密封瓶内,密封瓶内装有检测培养基。
进一步地,进气软管深入到密封瓶瓶底。
进一步地,排气软管在瓶内位置不低于进气软管。
进一步地,取样火圈上有缺口。
再进一步地,取样火圈上有凹槽。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这种无菌检测装置, 能够及时发现空气系统的无菌情况, 做到及时判断, 减少生产的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构造图。
图中所示:发酵罐空气支路阀门1, 空气支路管道2,取样火圈3,手柄4,进气软管过滤器5,进气软管6,密封瓶7,检测培养基8,排气软管9,排气软管过滤器10。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 一种无菌培养检测装置包括发酵罐空气支路阀门1,空气支路管道2,取样火圈3,手柄4,进气软管过滤器5,进气软管6,密封瓶7,检测培养基8,排气软管9,排气软管过滤器10。
进气软管过滤器5将连接有发酵罐空气支路阀门1的空气支路管道2连接到进气软管6上,进气软管6连接装有检测培养基8的密封瓶7,密封瓶7还连接有排气软管9,排气管9上装有排气软管过滤器10。
取样火圈3是带有凹槽的半圆形钢管,凹槽内装有乙醇。握紧取样火圈3上的手柄4,点燃乙醇,由取样火圈3缺口套接于空气支路管道2上,开启发酵罐的空气支路阀门1,取样火圈3上下来回灼热空气支路管道2 约5分钟,空气支路管道2排出过滤空气;然后取出进气软管过滤器5,放到灭菌的容器内灭菌;迅速把进气软管6由进气软管过滤器5连接到空气支路管道2上;过滤后的空气送至密封瓶7后, 经由检测培养基8检测,密封瓶7内的培养基8在37℃下培养24小时后, 取样显微镜观察染菌情况,最后经排气软管9及排气软管过滤器10将检测气体排出瓶外。发酵通气完毕后,再使用取样火圈3, 点燃取样火圈3上的乙醇, 无菌操作快速断开进气软管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瑞生物医药泰兴市有限公司,未经博瑞生物医药泰兴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64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蔬菜盆景
- 下一篇:一种高集成式加注汽化稳压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