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抽油机电机皮带轮拔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6199.0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0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林乐开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乐开 |
主分类号: | B25B27/02 | 分类号: | B25B2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鹏举 |
地址: | 32560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抽油机 电机 皮带轮 拔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工业抽油机的维修工具领域,特别是一种抽油机电机皮带轮拔出器。
背景技术
电动机是各行各业常用的动力设备,特别在石油工业上广泛应用于各型抽油机。维修抽油机的电机、在抽油机井改变生产参数的时候需要更换皮带轮,更换电机皮带轮更是采油工的日常工作。目前,更换电机皮带轮一般是采用整体三爪或两爪拔轮器套住旧皮带轮,再通过使用管钳和大锤将皮带轮拔下。老式皮带轮卡持工具比较粗大,不易携带,拔轮爪方向和角度不能调节仅能用于一种皮带轮的更换。有些旧皮带轮四周不是完整、均匀的,在用老式拔轮卡持工具时,因为拔轮爪方向和角度不能调节,常出现皮带轮拔刺后,皮带轮碎屑溅出伤人,掉落砸脚事故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抽油机电机皮带轮拔出器,解决抽油机电机更换皮带轮、调整抽油机参数、保养时操作费时、费力、不安全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确保人身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包括圆心盘及其周边对称铰接的不少于两个拔轮爪,所述的圆心盘中间设有螺纹通孔,其内安装丝杠,丝杠的上端安装手柄、下端设有锥头;所述的拔轮爪为长度可调的杆状结构,其下端设有卡爪。
所述的圆心盘周边设有多对夹板,且对应设有多组通孔;所述的拔轮爪上也设有多组通孔;所述的夹板的通孔和拔轮爪上的通孔通过销轴连接并通过锁紧螺母紧固。
所述的拔轮爪为三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省时:在更换电机皮带轮过程中,用以前的老式工具一口抽油机3—4人一般需要1.5—2小时,而用本工具只需2个人1个小时左右就能完成,提高了工作效率。
2、安全:由于本工具可根据旧电机皮带轮的损坏情况进行调节,不仅节省不必要的工作量。更不会出现电机皮带轮碎屑溅出伤人或皮带轮掉下砸脚事故的发生,提高了操作者的安全系数。
3、使用范围广:拔轮爪的长度可以随电机皮带轮的大小改变,可使用二个拔轮爪、三个、甚至四个拔轮爪,加大适用范围,实现多种用途,比如拔出电机风扇轮。在拔电机风扇轮时,只要调节拔轮爪的长度就可轻松实现。
4、高效:本装置的各部件都是组装件,都可以单独拆卸,装在工具盒内携带,使用时组装即可。携带方便可拆卸,缩短了劳动时间,减少了操作者的体力消耗,提高了设备保养质量。保证了皮带轮的完整性,提高了采油时率,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参见附图1-2,一种抽油机电机皮带轮拔出器,包括圆心盘5及其周边对称铰接的四个拔轮爪3,圆心盘5中间设有螺纹通孔,其内安装丝杠6,丝杠6的上端通过顶座1安装手柄2、下端设有锥头7;拔轮爪3为长度可调的杆状结构,其下端设有卡爪11。
圆心盘5以及拔轮爪3的连接方式如下:圆心盘5周边设有多对夹板4,且对应设有多组通孔8;拔轮爪3上也设有多组通孔8;夹板4的通孔和拔轮爪3上的通孔通过销轴10连接并通过锁紧螺母11紧固。
使用时,将拔轮爪7的卡爪11卡入皮带轮的下端面,用丝杠6的下端的锥头7顶在皮带轮的中心凹窝中,通过手柄2旋转时丝杠逐渐加力顶紧,从而带动皮带轮从电机轴上外移。根据电机皮带轮的尺寸以及位置,使夹板4和拔轮爪3上不同位置的通孔通过销轴10连接,从而达到改变拔轮爪3之间的横向宽度以及每个拔轮爪3的纵向深度,从而更加适合实际作业场合的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乐开,未经林乐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61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