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节能混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5204.6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1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于向军;王继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学院 |
主分类号: | B02C21/00 | 分类号: | B02C21/00;B02C23/00;F16C32/06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103 | 代理人: | 张建成 |
地址: | 650214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节能 混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磨机,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节能混磨机。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应用的各种磨机,不仅生产率较低、运行能耗较高、细磨能力较差和使用维护费用高,而且不能将贫矿和尾矿的矿料磨得足够细,以提高金属回收率,急需处理贫矿及尾矿矿料的多功能细磨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节能混磨机。
本实用新型是由第一静压轴承、第二静压轴承、回转体、两个静压轴承密封罩、第一局部除尘器、第二局部除尘器、第一齿轮、第一传动系、第二传动系、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一滚动轴承及其支撑、第二滚动轴承及其支撑和破磨部件构成,回转体两端的中空轴的轴颈分别置于第一静压轴承和第二静压轴承上,并以两个静压轴承密封罩分别罩设;第一齿轮与第一传动系的输出轴联接,筒体左端穿设有齿轮,第一齿轮与齿轮啮合;破磨部件穿设在回转体中,破磨部件两端的绞龙轴分别从回转体两端的中空轴穿出,绞龙轴的第一轴颈和第二轴颈分别置于第一滚动轴承及其支撑和第二滚动轴承及其支撑上,第一滚动轴承及其支撑外端的绞龙轴固定有第四齿轮,第四齿轮与第二传动系的第三齿轮相啮合。
所述的第一静压轴承是由轴承体、轴承座、第一轴向定位板、第二轴向定位板、转动限位板、第二销轴、球头螺栓和球头螺母组成,轴承体上具有油腔、两条集束油沟、小于半圆柱面凹槽,油腔是由一个主油腔、两个辅助油腔和一个补油腔构成,主油腔是三列并联多个出油孔的工字型油腔,两个辅助油腔是与主油腔对称分布的两列并联多个出油孔的等腰梯形油腔,补油腔是单列串联双出油孔的矩形油腔,轴承体上具有多条水平进油道和垂直进油道,每列出油孔通过水平进油道与垂直进油道连通;轴承座上用于支撑轴承体的半外圆柱面支座的两侧具有轴承体直立位固定限位板和轴承体最大倾斜位固定限位板、用于铰接转动限位板的双耳环和用于定位轴承体的双向定位板;轴承体的小于半圆柱面凹槽置于轴承座的半外圆柱面支座上,小于半圆柱面凹槽与半外圆柱面支座形成转动副;销轴穿设于轴承座上的双耳环和转动限位板孔中,形成转动限位板与轴承座间铰链连接,扶正轴承体,球头螺栓穿设于转动限位板、轴承体和轴承体直立位固定限位板孔中,拧紧球头螺母,使轴承体处于直立状态,球头螺栓、球头螺母的球面分别与转动限位板和固定限位板螺栓孔球面接触;旋松球头螺母至轴承体处于最大倾角的状态,球头螺栓和球头螺母的球面分别与转动限位板和固定限位板螺栓孔球面接触;第一轴向定位板和第二轴向定位板通过螺钉组分别固连于轴承体的两个端面上,构成回转体的轴向定位;
所述的第二静压轴承是由轴承体、轴承座、转动限位板、第二销轴、球头螺栓和球头螺母组成,轴承体上具有油腔、两条集束油沟、小于半圆柱面凹槽,油腔是由一个主油腔、两个辅助油腔和一个补油腔构成,主油腔是三列并联多个出油孔的工字型油腔,两个辅助油腔是与主油腔对称分布的两列并联多个出油孔的等腰梯形油腔,补油腔是单列串联双出油孔的矩形油腔, 轴承体上具有多条水平进油道和垂直进油道,每列出油孔通过水平进油道与垂直进油道连通;轴承座上用于支撑轴承体的半外圆柱面支座的两侧具有轴承体直立位固定限位板和轴承体最大倾斜位固定限位板、用于铰接转动限位板的双耳环和用于定位轴承体的双向定位板;轴承体的小于半圆柱面凹槽置于轴承座的半外圆柱面支座上,小于半圆柱面凹槽与半外圆柱面支座形成转动副;销轴穿设于轴承座上的双耳环和转动限位板孔中,形成转动限位板与轴承座间铰链连接,扶正轴承体,球头螺栓穿设于转动限位板、轴承体和轴承体直立位固定限位板孔中,拧紧球头螺母,使轴承体处于直立状态,球头螺栓、球头螺母的球面分别与转动限位板和固定限位板螺栓孔球面接触;旋松球头螺母至轴承体处于最大倾角的状态,球头螺栓和球头螺母的球面分别与转动限位板和固定限位板螺栓孔球面接触。
所述的第二静压轴承与第一静压轴承区别是:第二静压轴承无第一轴向定位板和第二轴向定位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学院,未经昆明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52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盘式制动气室
- 下一篇:离合器控制装置及离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