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红外甲烷浓度检测的传感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4707.1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1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渤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35 | 分类号: | G01N21/35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马斌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红外 甲烷 浓度 检测 传感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感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红外甲烷浓度检测的传感结构。
背景技术
甲烷红外光谱技术在各行各业的用途日益广泛,在可燃可爆气体的测量中,用于红外甲烷浓度传感器来替代催化型传感器将逐渐成为可能。红外甲烷检测技术无论是用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还是在替代进口方面都有很明显的优势,应用范围广泛,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红外甲烷传感器是利用不同气体对红外辐射有着不同的吸收光谱,某种气体的特征光谱吸收强度与该气体的浓度相关,利用这一原理来测量甲烷的浓度。现有红外甲烷传感器具有选择性好、不易受有害其他的影响而中毒,老化、响应速度快、稳定性好、防爆性好、信噪比高、使用寿命长、测量精度高、应用范围广等优点;但现在使用的红外甲烷气体检测装置存在体积大,设备复杂、价格昂贵,光学系统和电路的结构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红外甲烷浓度检测的传感结构。该用于红外甲烷浓度检测的传感结构的结构简单,通过脉动红外光与甲烷气体的充分接触,进而能够准确的检测出甲烷气体的浓度,其生产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红外甲烷浓度检测的传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用于发出脉动红外光的红外激光器、用于将所述脉动红外光全反射传输至基底中心部的多个全反射镜和 用于将脉动红外光分成两路的分光镜,以及用于分别接收经分光镜分出的两路脉动红外光并转换为电信号的红外探测器一和红外探测器二,所述红外探测器一和分光镜之间设置有供与甲烷气体吸收相匹配波长的脉动红外光穿过的滤波片一,所述红外探测器二和分光镜之间设置有供与甲烷气体吸收相匹配波长以外的脉动红外光穿过的滤波片二;所述红外激光器、多个全反射镜、分光镜、红外探测器一、红外探测器二、滤波片一和滤波片二均设置在基底上。
上述的用于红外甲烷浓度检测的传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上设置有用于将红外激光器、分光镜、红外探测器一、红外探测器二、滤波片一、滤波片二和多个所述全反射镜罩住的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多个供检测气体进入壳体内部且能够阻止灰尘进入壳体内部的透气孔。
上述的用于红外甲烷浓度检测的传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和壳体均由硅制成。
上述的用于红外甲烷浓度检测的传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镜为为50-50分光镜。
上述的用于红外甲烷浓度检测的传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的长度和宽度均为5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
2、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全反射镜对脉动红外光进行多次全反射,使得脉动红外光与甲烷气体的充分接触,进而能够准确的检测出甲烷气体的浓度。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壳体对红外激光器、分光镜、红外探测器一、红外探测器二、滤波片一、滤波片二和多个所述全反射镜进行有效的保护。
4、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成本低,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工作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生产成本低,体积小,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壳体与基座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基底; 2—分光镜; 3—红外激光器;
4—全反射镜; 5—红外探测器一; 6—滤波片一;
7—红外探测器二; 8—滤波片二; 9—壳体;
10—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47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