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识别不同线路的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3840.5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0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黄哲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哲轩 |
主分类号: | H01H3/12 | 分类号: | H01H3/12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 35001 | 代理人: | 徐开翟;陈智雄 |
地址: | 350003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识别 不同 线路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路元件,尤其是一种可识别不同线路的开关。
背景技术
传统开关分三种类型:一、拉闸开关,通过闸刀的拉动来控制线路的通断;二、拉绳开关,以一根绳子连接开关的控制阀,拉动绳子就可以控制电路的通断;三、按钮开关,通过按压一个指甲大小的按钮来控制电路。目前在民用建筑中常采用跷板开关或点开关,跷板开关通过长方形或正方形翘班按键来控制电路的通断,点开关利用纯平触摸控制板上的接触点来实现开关的功能。目前,当开关连接多条线路时,其开关按键一般采用均匀布置,即按照开关面板尺寸的1/2、1/3、1/4等分隔方式,每个按钮大小一致,并列排开,这种平行并置按键的方式造成了识别线路的问题,在很多开关中,总是出现误操作,需要一个一个去尝试,才能找到想要的那个线路开关按键。针对这个问题,目前常采用两种方法去解决:一、用文字在开关按键上注明线路名称,这种方法需要的成本低,但是缺乏适应性,不易被看清楚,且影响美观;二、在触摸控制板的按键处描绘不同形状或注明电器名称,但这种方法同样缺乏适应性,无法批量生产,造价也高。以上方法在适应性、制造成本、外观品质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没有被最广大人群所接受,开关线路识别性差的缺陷广泛存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用低成本的方法改进现有的跷板型开关和点开关的按键布置,解决开关线路识别困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识别不同线路的开关,包括开关面板和至少两个开关按键,开关按键安装在开关面板上,各开关按键的大小不同,各开关按键紧密相连且按照黄金分割的原理布置在开关面板上,开关按键的形状优选矩形。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开关用最简单的修改方案弥补了开关线路识别性差的缺陷,使人们在使用多按键开关时,在短时间内能找到按键和电器之间的对应关系,产品构件简单,改进成本低,造型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开关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开关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开关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若矩形的宽与长的比等于0.618,那么这个矩形称为黄金矩形,黄金矩形美丽柔和,是最富美感的矩形。在一个黄金矩形中,以一个顶点为圆心,矩形的较短边为半径作一个1/4圆,与较长边交于一点,然后再过此交点作一条直线垂直于较长边的直线,就会生成一个新的矩形,新的矩形仍然是一个黄金矩形,这个操作可以无限重复,可以产生无数个的黄金矩形。本实用新型优选矩形作为开关按键的形状,并按照黄金矩形的比例和位置可以布置多个开关按键,简洁大方,富于美感。
图1提供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此开关是在市面上常见的86型开关的基础上改进而成,为方形开关,包括开关面板101和两个开关按键102,开关面板101尺寸为86mm×86mm,首先在开关面板101上规划一个黄金矩形区域,然后对此黄金矩形区域按照黄金矩形的分割方法进行分割,分别得到一个正方形和一个新的黄金矩形,在正方形区域布置一个与该区域面积大小相同的开关按键1021,在新生成的黄金矩形区域同样布置一个与该区域面积大小相同的开关按键1022,较大的开关按键1021控制房间中的最主要灯具,较小开关按键1022控制房间中次要的灯具,初次使用此种开关的人,可以根据开关按键102大小的不同,快速掌握开关按键102和不同灯具之间的对应关系。
图2提供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在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继续按照黄金矩形的分割方法对开关按键进行分割,便可以得到具有三个开关按键2021、2022、2023的此种开关 ,开关按键2021、2022、2023分别对应不同线路,便于识别。
图3提供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在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继续按照黄金矩形的分割方法对开关按键进行分割,便可以得到具有四个按键的此种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哲轩,未经黄哲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38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