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走线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3837.3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5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国;罗奇;罗沈;陆胜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现代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9/02 | 分类号: | H01H9/02 |
代理公司: | 温州高翔专利事务所 33205 | 代理人: | 朱德宝 |
地址: | 32560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转换开关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电气开关领域,涉及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走线机构。
背景技术
自动转换开关广泛的应用于各种需不间断供电的场所,其实现了电源的自动转换,以保证用户供电的可靠性。自动转换开关本身由多个部分组成,其中的触头系统结构虽不复杂,但现有的触头系统一直采用的是内部走线的方式,通过在壳体上设置相互连通的孔,将内部的电线从孔穿出向外连接,这种走线方式比较繁琐,且线路在内部,不易观察各线路的连通情况,不易管理也难以拆卸。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走线清晰、便于拆装管理的自动转换开关的走线机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走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触头系统、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多个触头系统依次排列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分别设置在多个触头系统的两侧,所述多个触头系统的底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多个触头系统的凹槽前后相连通形成走线通道。
作为一种改进,还包括有封板,所述封板设置在触头系统底部凹槽相对应的开口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触头系统的底部设置走线的连通凹槽,统一将线路引至底部,从凹槽处接出,大大简化原来复杂的内部走线结构,且方便人们清晰的检查线路问题,也方便对触头系统进行拆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走线机构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走线机构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走线机构的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多个触头系统1、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多个触头系统1依次排列设置,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分别设置在多个触头系统1的两侧,多个触头系统1的底部设置有凹槽4,多个触头系统1的凹槽4前后相连通形成走线通道。多个触头系统1的底部凹槽4所在的位置都设置有走线的开口,触头系统1中的线路从开口处接出进入凹槽4,沿着连通的凹槽4向外接出;这大大简化了原来复杂的内部走线结构,方便人们布线,很清晰的检查线路问题,也方便对触头系统进行拆装。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有封板5,所述封板5设置在触头系统1底部凹槽4相对应的开口处。凹槽4中的电线布置在封板5中,保证电线布置的整齐,且拆装时电线不会散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现代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现代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38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