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曝气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3765.2 | 申请日: | 2013-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94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安龙;张雪;王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蔡和平 |
地址: | 71002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工程领域,涉及一种曝气容器,特别涉及一种可防止污泥沉降且可以进行预处理的曝气容器。
背景技术
曝气实验是实验室模拟污水处理工程常用的实验设备。目前实验室开展这项实验,多采用大烧杯或塑料桶容器,采用增氧泵做动力装置,配合微孔曝气头。但在试验过程中存在这样一些问题:1、由于实验精度的要求,容器过大造成曝气不均匀,污泥沉淀,或是存在处理死角。2、杂质过多的废水易造成曝气头的堵塞,造成曝气量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提高出水质防止污泥沉降的曝气容器,该容器曝气均匀,防止污泥沉降,还可以排出无机颗粒物。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曝气容器,包括底部为圆锥形的容器以及与容器底部相连的管道,管道中设置有曝气头安装槽和用于排出污泥的污泥排出口,曝气头安装槽中设置有曝气头,容器的圆锥形上口处装有开设有若干通孔的匀气板,匀气板上端设置有倒圆锥形的过滤网。
所述的过滤网由100目不锈钢网制成。
所述的管道为直径3cm、高8cm的柱形管道。
所述的容器采用透明有机玻璃制成且外部带有刻度线。
所述匀气板上设有若干大小不一的通孔,匀气板采用厚度为0.5cm的有机玻璃制成。
所述的容器设置于支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过滤网,当污水进入到曝气容器时,无机颗粒物会沉降在倒圆锥形过滤网上,拦截无机颗粒物,同时由于将容器底部设置成锥形,并在容器底部的锥形腔中设置曝气头,空气通过曝气头鼓入废水中,提高水中的溶氧量,并经过匀气板均匀的上升,挺高了传质效率,曝气头鼓出的气体不仅可以使沉降的污泥重新分散,而且还可以迫使沉降在目网上的无机颗粒物向下滑动,无机颗粒滑动到边缘,顺着排污口排出,达到排污和排泥的功效,可以去除掉污水中的无机颗粒,起到了初尘池的作用,容器的锥形上口处设置匀气板,可以均匀的分散空气,防止曝气不均匀造成实验结果偏差,因此该容器除了有防止污泥沉降的功效,还可以防止曝气头被堵塞,而且有去除无机颗粒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相当于初沉池和曝气池合体,既能曝气均匀,防止污泥沉降,又结合了初沉池的特点排出无机颗粒物,当污泥浓度增大,此排污口还可以有排泥的作用,此外100目的网子在进行预处理过程中,将大颗粒物滑落至锥形底部排出,能有效地避免杂质进入曝气头,有效防止曝气头的堵塞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曝气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曝气容器中的云气板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容器;2为匀气板;3为过滤网;4为曝气头;5为支撑架;6为曝气头安放槽;7为污泥排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曝气容器,包括底部为圆锥形的容器1以及与容器1底部相连的直径3cm、高8cm的柱形管道,所述的容器1采用透明有机玻璃制成且外部带有刻度线,该刻度线用于显示容器内水的体积,所述的容器1设置于支架5上,管道中设置有曝气头安装槽6和用于排出污泥的污泥排出口7,曝气头安装槽6中设置有曝气头4,容器1的圆锥形上口处装有开设有若干通孔的匀气板2,所述匀气板2上设有的若干通孔大小不一,且采用厚度为0.5cm的有机玻璃制成,匀气板2上端设置有网目为100目的倒圆锥形不锈钢过滤网3。其中,容器1上开设的通孔为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向容器1中加入废水进行曝气实验,容器1安装匀气板2,空气通过曝气头鼓入废水中,经过匀气板2均匀的上升,挺高了传质效率,并且防止污泥沉降。当进行预处理实验时,通过不锈钢倒锥形过滤网对无机颗粒物进行拦截,起到了初沉池的作用,曝气头鼓出的气体迫使沉降在过滤网上的无机颗粒物沿着过滤网的斜度向下滑动,通过匀气板与容器间的细缝滑落到容器1圆锥形底部,并通过容器1圆锥形底部的侧面滑坡滑到底部,顺着排污口排出,达到排污和排泥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37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建筑物的抗震防震装置
- 下一篇:红砂岩卵石层中的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