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固碱锅锅盖排气筒冷凝液排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3419.4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87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许剑平;董文勇;李文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渤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30 | 分类号: | B01D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8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碱锅 锅盖 气筒 冷凝 排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固碱生产所用的碱锅。
背景技术
固碱大锅熬制法生产片碱时在熬制过程中,碱液中的水分被加热产生大量蒸汽通过排气筒排出,蒸汽遇冷在排气筒形成大量冷凝液。生产过程中,大量冷凝液沿排气筒内壁流入锅中,对碱液质量产生影响,延长了熬制时间。同时,由于熬制的碱液温度较高,回流的冷凝液遇到高温碱后爆裂,使碱液粘附在锅盖上,对锅盖造成腐蚀,缩短了锅盖的使用寿命。另外也容易对生产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排气筒中产生的大量冷凝液进行收集,并排除锅外的固碱锅锅盖排气筒冷凝液排出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固碱锅锅盖排气筒冷凝液排出装置,包括锅盖,在锅盖上设有排气筒,排气筒筒口与锅盖内相贯通链接,其特征是:在排气筒内沿排气筒内壁设有环形集液槽,集液槽连接一排液口,并使排液口伸出到排气筒的筒壁外。
以上所述集液槽焊接在排气筒内壁,并使其外檐向上倾斜与排气筒内壁形成收集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后,能有效地对排气筒中的冷凝液进行收集并排除锅外,极大地减少了流入锅中的冷凝液,降低了熬制时间15~30分钟,节省了能源保证了生产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锅盖;2.排气筒;3.集液槽;4.排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由附图1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锅盖1,在锅盖1上设有排气筒2,排气筒2筒口与锅盖1内相贯通链接,在排气筒2内沿排气筒2的内壁设有环形集液槽3,集液槽3连接一排液口4,并使排液口4伸出到排气筒2的筒壁外。
在应用过程中,通过在排气筒2内壁补焊一圈倾斜钢板作为集液槽3,并使其外檐向上倾斜与排气筒2内壁形成收集液体的槽状结构,集液槽3最好设置在排气筒2靠近锅盖1的根部位置。排气筒2内形成冷凝液后,沿排气筒2内壁流下进入集液槽3,集液槽3对冷凝液进行收集后通过排液口4排除。在排液口4端部连接一胶管,并将冷凝液引入地沟中,实际应用效果较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渤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天津渤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34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