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体恒温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2948.2 | 申请日: | 2013-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35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东新冶金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11/10 | 分类号: | B05C1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李彦 |
地址: | 201999 上海市宝山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 恒温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过改变不同温度的两种流体的混合比率的温度控制领域,具体为一种液体恒温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高速发展,油漆涂装作业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油漆涂装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建筑等行业,如彩色涂层钢板生产、汽车板涂装、家电板涂装生产等,这些生产由于产量大,一般采用自动生产线将油漆涂料涂装于钢板表面,再进入烘烤炉烘干定型。作为涂装生产线的核心工序,为保油漆涂层的厚度均匀以及减少表面缺陷,要求油漆必须保证一定的粘度,使油漆能够充分流动循环,从而达到工艺要求的漆膜厚度,进而达到比较理想的涂装质量。但是,当环境温度比较低时,此时油漆粘度比较大,就难以保证工艺要求。目前采取的措施是在油漆内加入大量稀释剂予以稀释以达到工艺要求的粘度。这些稀释剂都是一些高挥发性的有机溶剂,不仅使用时会污染空气危害人身健康,而且使用后机组还必须针对这些稀释剂加大焚烧炉的燃烧能力,以将未挥发的稀释剂燃烧掉,以避免进一步恶化对环境的污染,这又造成能源消耗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控制灵活精确的液体温控设备,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体恒温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发明目的:
一种液体恒温控制装置,包括换热器、输入管和输出管,换热器的进口和出口分别连接输入管和输出管,
其特征是:还包括循环水管、单向阀、循环水泵、加热水箱、冷却水进水管、冷却水出水管、调节阀、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
循环水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换热器;
单向阀、循环水泵和加热水箱都串联在循环水管上,循环水泵驱动循环水在循环水管内的流动方向和单向阀的许可流向一致;
循环水管上还连接冷却水进水管和冷却水出水管,冷却水进水管和循环水管的连接点设于单向阀的进水口前,冷却水出水管和循环水管的连接点设于单向阀的出水口后;
调节阀串联在冷却水进水管上;
温度传感器的探温头设于输出管内输送的流体内;
调节阀和温度传感器都通过信号线连接控制器。
所述的液体恒温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控制器选用单片机或可编程控制器。
所述的液体恒温控制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热交换,热交换时,流体从输入管输入换热器,循环水泵驱动加热水箱中的水在循环水管内顺着单向阀的许可流向循环流动,流体在换热器内和循环水管内的循环水发生热交换,随后经输出管输出,其特征是:还包括测温和控温,
测温时,当流体持续从输出管输出时,温度传感器通过探温头测得输出流体的温度,并将温度数据传输至控制器;
控温时,控制器事先设定流体温度的上限值和下限值,控制器接收到温度传感器传输的流体温度数据后,将实测值和设定值做比较:若实测值高于设定值的上限值,控制器控制调节阀加大阀门开启量,增加从冷却水进水管向循环水管输送的冷却水水量,从而降低循环水的水温,经过循环水管和换热器的热交换,最终降低流体的温度;若实测值低于设定值的下限值,控制器控制调节阀减小阀门开启量,减少从冷却水进水管向循环水管输送的冷却水水量,从而提高循环水的水温,经过循环水管和换热器的热交换,最终提高流体的温度;若实测值在设定值的上限值和下限值之间,则维持调节阀的开启量不变。
本实用新型能够高精度地控制流体的出口温度,如用于涂装领域,可精确控制油漆温度,控制精度可达±0.5℃,使油漆保持合适的粘度,有效降低稀释剂消耗量。据估计,每年一条大型彩涂生产线仅仅稀释剂的消耗就可达千万元左右,本实用新型能有效减少这方面的消耗;同时通过油漆温度的精确控制,还可明显提高涂层的厚度均匀性,提高成品率;此外,大幅度降低稀释剂的使用,也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本实用新型也可用于其他需要控制温度的液体,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食品、制药等行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控制灵活精确,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一种液体恒温控制装置,包括换热器1、输入管21和输出管22,循环水管3、单向阀4、循环水泵5、加热水箱6、冷却水进水管71、冷却水出水管72、调节阀8、温度传感器9和控制器10,如图1所示,具体结构是:
换热器1的进口和出口分别连接输入管21和输出管22;
循环水管3的两端分别连接换热器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东新冶金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东新冶金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29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的嘧啶衍生物及其在香味组合物中的应用
- 下一篇: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