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吸程的取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2483.0 | 申请日: | 2013-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18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曲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同泰泵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F5/12 | 分类号: | F04F5/12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吸程 取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泵技术领域,涉及了一种用于深井取水的高吸程的取水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大气压力的影响,自吸泵的取水深度大概在8米左右,如果在条件限制的情况下依靠自吸泵无法做到10米以下的深处提水。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深井自吸泵[授权公开号:CN 202348689U],由离心泵和射流器组成,射流器的顶部设有回流管和进水管,回流管与离心泵的回流口连通,进水管与离心泵的进水口连通,进水口与离心泵的出水口连通,射流器的底端设有底阀,射流器内设有喷嘴,喷嘴的底端与回流管连通,喷嘴的顶端设有喷管,喷管设于进水管内。本实用新型能获得大于10米的自吸能力满足了10米以上深井的提水需求。
但是,射流器的扬程为15至20米,上述自吸泵只能对25米左右的深井提水,如果更深则无法提水;同时,喷嘴的大小是固定的,无法根据井的深浅进行调整,也影响了射流器的射流能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高吸程的取水装置,本取水装置能够对深度在20~100米的深井进行取水,具有取水深且效率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吸程的取水装置,包括水泵和与水泵的连接的进水管和回流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2级相互串接连通的射流器,位于顶部的射流器分别与进水管和回流管连通,位于底部的射流器的底端设有单向阀,相邻的两个所述的射流器的间距为10~15米。每一级射流器能够提供15~20米的距离,通过串接至少两级的射流器,使得本取水装置能够对超过35米的深井进行取水;单向阀能够防止管内水的回流,使整个取水装置保持较高的真空度。
在上述的一种高吸程的取水装置中,所述的射流器的串接级数为2~6级。串接级数为6级时能够对100米的深井进行取水。
在上述的一种高吸程的取水装置中,所述的射流器包括喷嘴,所述的喷嘴由若干个相互匹配的锥形件逐级螺接而成。当需要减小喷嘴的口径时,通过调整锥形件的级数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高吸程的取水装置通过设置多级射流器来增加水泵的自吸能力,并通过增加或减少锥形件的数量为调整喷嘴的口径,使水泵的自吸能力最优,具有取水深且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高吸程的取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泵;2、进水管;3、回流管;4、射流器;5、喷嘴;6、锥形件;7、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一种高吸程的取水装置,包括水泵1和与水泵1的连接的进水管2和回流管3,还包括至少2级相互串接连通的射流器4,位于顶部的射流器4分别与进水管2和回流管3连通,位于底部的射流器4的底端设有单向阀7,单向阀7能够防止管内水的回流,使整个取水装置保持较高的真空度;相邻的两个射流器4的间距为10~15米,每一级射流器能4够提供15~20米的距离,通过串接至少两级的射流器4,使得本取水装置能够对超过35米的深井进行取水。本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的射流器4的间距为14米。
射流器4的串接级数为2~6级,串接级数为6级时能够对100米的深井进行取水。本实施例中,射流器4的串接级数为2级,能够对38米的深井进行取水
如图2所示,射流器4包括喷嘴5,喷嘴5由若干个相互匹配的锥形件6逐级螺接而成。当需要减小喷嘴5的口径时,通过调整锥形件6的级数即可。
在使用时,根据实际需要的取水深度,先调整喷嘴5的口径到合适的大小,然后根据井深选择串接适当级数的射流器4,启动水泵1工作后,即可实现深井取水,具有取水深且效率高的优点。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同泰泵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同泰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24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