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导流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1268.9 | 申请日: | 2013-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8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徐祥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祥元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28 | 代理人: | 李浩东 |
地址: | 20171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导流 板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油烟机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吸油烟机的新型导流板结构,特别涉及其机械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设置于吸油烟机进风口处的油网结构有以下几种:
1.采用一层或多层由细丝构成或带无数小孔的金属平板构成的致密过滤网,但由于过滤网本身功能就是过滤效果,没有效好的导油功能,故在使用时,经常会发生滴油和漏油现象。
2.内部采用一层或多层过滤网,外面采用一层金属柱网作为导油作用,此结构要比上述结构好,但由于金属柱就象导流的筷子,需要足够大的角度,才比较有效,故其造形受较大的限制,同时油滴在金属柱上还是比较难看的。
3.内部采用一层或多层过滤网,外面采用一层带通风口的(有些作U形或弧形翻边的),但其翻边为等高,且没有对通风口的方向进行多角度处理,故油滴不能有效进入导油槽,所以也有滴油的现象。
4.采用单层金属板带通风口,没有过滤网结构,此种结构对过滤效果来说是大打折扣,将严重影响内部结构。
5.采用双层金属板带翻边的通风口,翻边相对,互相错位结构,即瓦片式结构,由于气流要打个弯进来,故风阻很大,对风量影响很大。
6.采用双层金属板带翻边的通风口,翻边方向一至,此结构同第4点区别不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导流板结构,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通风性能、全面的防漏油防滴油、有效防止内部声音外传,有效隐蔽产品的内部和方便的清洁功能新型导油板结构,同时可配合过滤网在其内部和实现高效的过滤油烟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导流板结构,它包括导流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本体表面形成条状隆起的导流弧面,该导流弧面下方的导流板本体处形成与流弧面对应的导流进气槽开口, 两片相邻的导流弧面之间形成导流间隙,上方的导流弧面在重力方向将下方的导流进气槽开口完全覆盖,导流弧面与导流板本体之间的连接部形成导流槽。
本案公开了一种新型导流板结构,结构具有良好的通风性能、全面的防漏油防滴油、有效防止内部声音外传,有效隐蔽产品的内部和方便的清洁功能新型导油板结构,同时可配合过滤网在其内部和实现高效的过滤油烟功能,能有效延长吸油烟机风机系统的的免维护时间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导流板的局部结构截面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导流板的正视状无可视孔示意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导流板的立体视图。
图4 为本实用新型导流板的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特殊截面的导流板结构,它包括导流板本体1,其区别于现有技术在于:所述导流板本体1表面形成条状隆起的导流弧面3,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板本体1与表面隆起的导流弧面3可成一体式结构或分体式装配结构。如果工艺要求无法满足一体成型,也可通过双层或多层材料叠加形成本专利中所记载的导油槽各项特征。导流弧面3由金属片层(导流板本体)表面拉冲形成,该导流弧面3下方的导流板本体1处形成与流弧面3对应的导流进气槽开口4, 两片相邻的导流弧面3之间形成导流间隙5,其它区域为原表层的材料由模具拉深所至,其形状依产品需求作相应变更,上方的导流弧面3在重力方向将下方的导流进气槽开口4完全覆盖,导流弧面3与导流板本体1之间的连接部形成导流槽2,为能把其内部的油导向指定的区域,故导流弧面3长度方向需在正常使用状态下需和水平面及重力方向成一定角度,正常使用中为防止油滴从导油板的上方直接滴落下来,故必需确保导流弧面从重力方向不可有可直视的导流进气槽开口4。该截面可根据清洁过程中安全的需求,针对上下切边可适当往内翻的设计,同时可配合过滤网在其内部和实现高效的过滤油烟功能。总之该新型导油板可以效地低价地代替了双层油网现有的功能,并具备其特有的上述优点。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的特殊形状的导流进气槽即在导油板的平面上依照一定周期连续拉切从该平面的法线上看尽量没有可直视的导流进气槽开口,若有可视开口也需尽量小。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的导流进气槽开口既可以是圆孔、椭圆孔、方孔、长条孔或多边孔,但从制造、风量、集油和导油等角度考虑,优选为长条孔。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的导流板平面是同水平方向成一定的夹角,考虑到导油效果和外观面的协调性,角度建议再5~85度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祥元,未经徐祥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12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