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设置开启和关闭位置的阀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1016.6 | 申请日: | 2013-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76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琦;程威旗;赵大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三威注塑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074 | 分类号: | F16K11/074;F16K3/30;F16K27/04;F16K4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黄为 |
地址: | 519090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置 开启 关闭 位置 阀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水龙头用的控水装置,特别是一种可设置开启和关闭位置的阀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家庭中的部分水龙头(例如厨房、浴室)可提供冷热水已经是非常常见了。不同国家都对这种冷、热水水龙头的结构有设计上的要求。目前,一般冷、热水水龙头的结构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单阀芯控制冷、热水流量(欧洲标准),通过控制一个水龙头把手的高度和角度来调整总的水流量和冷水、热水的各自流量。另一种是双阀芯分别控制冷热水流量(美国标准),通过控制两个不同开启方向的水龙头把手来控制冷水和热水的各自流量。
对于双阀芯的水龙头(美国标准),为避免用户错误开启冷水或热水,需要将两个阀芯的开启方向设置为相反。因此,这种水龙头的生产厂商需要生产两种不同结构的阀芯,需要制定两套不同的产品模具,并生产大量不同结构的零配件,而且阀门的零配件的配合方式复杂,生产效率不高。
综上所述,为了满足人们对水龙头的需求,需要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可用一套模具生产一套零件并根据阀门的开启方向的需要,设定为不同开启方向的阀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目前所使用的双阀芯的水龙头(美国标准),生产厂商需要生产两种不同结构的阀芯,需要制定两套不同的产品模具,并生产大量不同结构的零配件,而且阀门的零配件的配合方式复杂,生产效率不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针对现有水龙头阀门存在的技术缺点,重新设计一种可设置开启和关闭位置的阀门,包括阀体、控制杆和阀芯,所述的阀芯安置在阀体内,控制杆由阀体外延伸至阀体内与阀芯配合连接,阀体与控制杆配合活动轴接,所述的阀体内设置有安置阀芯的阀芯定位槽,控制杆上设置有限程凸块,阀体内还设置有两组限程槽。在安装控制杆时选择将限程凸块安装在阀体的两组限程槽中的一组限程槽内,就可以控制阀门的开启位置。
所述的阀芯由陶瓷静片和陶瓷动片相互贴合组成;所述陶瓷静片为圆盘状,陶瓷静片上设置有进水通孔,陶瓷静片侧面设置有与阀芯定位槽相匹配的定位块;所述的陶瓷动片与控制杆固定连接。
所述的两组限程槽对称设置在阀体内。当控制杆的限程凸块安装在不同限程槽内时,可让控制杆开启或关闭阀门的转动方向相反。
所述的阀体上设置有底部密封圈和支撑圈,底部密封圈的顶面与陶瓷静片的底部贴合;所述的底部密封圈通过设置在底部密封圈内侧的支撑圈固定在阀体内壁上。通过支撑圈的方式可快速安装底部密封圈,并让底部密封圈支撑并增加陶瓷静片与阀体之间的密封性,提高产品生产效率。
所述的控制杆上设置有密封槽,在阀体与控制杆的密封槽之间设置有控制杆密封圈。增加控制杆与阀体之间的密封性。
所述的控制杆的中部与阀体之间设置有耐磨圈。避免控制杆使用过程中与阀体之间相互挤压并摩擦导致控制杆或阀体磨损,从而导致阀门漏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控制杆圆柱上部的耐磨圈与阀体接触,起装配限位固定作用,在阀体底部通过底部密封圈和支撑圈固定阀门的阀体内的部件的位置,相比市场同类型产品限位固定结构更简便。
2、本实用新型中,阀体的两组限程槽和控制杆的限程凸块之间有选择性的装配,实现一套零部件可设置成两个不同开启方向的阀门,解决了现有技术冷、热水龙头需要为两种阀芯开设两套模具和生产线的技术问题,从根本上优化阀门结构,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3、本实用新型中,支撑圈与阀体配合挤紧底部密封垫圈,起到快速安装,防水的作用。比市场同类型产品防松脱能力强,且可用塑胶替代金属制作支撑圈,金属材料损耗少,成本较低。
4、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零配件少,零件以工程塑胶材质为主,质轻、生产效率高,产品制造成本远低于金属材料制作的阀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拆分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阀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三威注塑模具有限公司,未经珠海三威注塑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10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