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屏蔽材料的接地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0921.X | 申请日: | 2013-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1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宫永聪;竹原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5K9/00 | 分类号: | H05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屏蔽 材料 接地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屏蔽材料的接地结构,其对安装于车辆的电磁屏蔽材料进行接地。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从搭载于汽车等车辆的蓄电池放射出来的电磁波是造成车载收音机噪音等故障的原因。因此,提出了用于切断所述电磁波的各种技术方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
在为了切断所述电磁波而使用屏蔽材料时,需要对该屏蔽材料进行接地。
作为对屏蔽材料进行接地的结构,例如,可以考虑将屏蔽材料螺栓连接在车架上的结构。
另一方面,为保护蓄电池、燃油箱、电机等而安装在车辆上的底盖广为人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这样的底盖主要是为了从下方保护蓄电池等被保护体,而通常被安装于车辆的下方。
当蓄电池安装于车辆下方时,从该蓄电池放射出来的电磁波经路面反射而被车载收音机接收,从而成为造成故障的原因。作为用来防止此类故障的结构,可以考虑将屏蔽材料与安装于车辆下方的底盖一体化设置的结构。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特开平8-18639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1-29404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11-219042号公报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如果为了接地而将屏蔽材料直接螺栓连接在车架上,则屏蔽材料可能会承受较大的负荷而使其劣化或损坏,降低接地性及屏蔽性。
此外,如果采用将屏蔽材料与底盖一体化设置的结构,则可利用将屏蔽材料紧固于车架上的螺栓将底盖固定于车架上,从而可预想获得削减零件数量等优点,较为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屏蔽材料的接地结构,该电磁屏蔽材料的接地结构减轻由于向车辆安装同底盖一体化设置于车辆的电磁屏蔽材料而产生的负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屏蔽材料的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电磁屏蔽材料的接地结构具备:金属板,其与至少覆盖底盖一部分的电磁屏蔽材料相接触;螺栓,其在与该金属板相接触的状态下紧固在车架上而使上述电磁屏蔽材料夹在该金属板与车架之间,并且通过该金属板将该电磁屏蔽材料作为地线连接在该车架上,而在上述螺栓紧固于上述车架的紧固状态下,上述金属板与上述电磁屏蔽材料以及上述螺栓相接触而将该电磁屏蔽材料作为地线连接在该车架上,并且在与该车架之间夹着上述底盖,将该底盖定位于该车架上。
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屏蔽材料的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电磁屏蔽材料的上述车架一侧的面被层压,并且在上述紧固状态下,上述底盖一侧的面的外露部通过与上述金属板的接触而与该金属板相导通。
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屏蔽材料的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金属板在上述紧固状态下与上述底盖相接触,并且具有密封材料,该密封材料在该紧固状态下配置于上述金属板与上述底盖之间,从而将该金属板与该底盖之间进行密封。
权利要求4所述的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屏蔽材料的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紧固状态下,上述金属板与上述底盖之间的接触部以及上述屏蔽材料呈包围该螺栓的环状。
权利要求5所述的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权利要求1~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磁屏蔽材料的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电磁屏蔽材料为网状部件,且层压上述车架一侧的面的树脂与形成上述底盖的树脂在该电磁屏蔽材料的网目部分相接合,从而与该底盖形成为一体。
权利要求6所述的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权利要求1~5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磁屏蔽材料的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电磁屏蔽材料由导电纤维形成。
实用新型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09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式插件机自动输送PCB板装置
- 下一篇:电子器物散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