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北斗/GPS双模车辆安全驾驶管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0476.7 | 申请日: | 2013-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7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陈杰;何金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通用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5/00 | 分类号: | G07C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许方 |
地址: | 210014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北斗 gps 双模 车辆 安全 驾驶 管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安全驾驶监控管理装置,属智能公交管理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电子行业的迅速发展,政府部门、车辆运营企业、民众对安全行车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一系列的车载终端相继出现。目前车载终端可以提供GPS定位、车辆导航、获取汽车的车辆信息等功能,比如根据GPS定位获取汽车的具体位置,获取车内仪表显示的数据信息等车辆信息,并且将获取到的内容进行存储。但是现有车载终端在信号不佳或有电磁波干扰的环境下无法准确定位,且无法对司机驾驶行为进行精确采集,不利于有效的车辆安全驾驶保障及交通事故发生后的责任鉴定工作。
因此,急需一种新的车辆安全驾驶监控管理装置,以解决目前的车载终端无法准确定位及精确分析司机驾驶行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车辆安全驾驶监控管理装置。该车辆安全驾驶监控管理装置的定位单元采用北斗/GPS双模自动切换的定位方式,保证了定位信息的可靠获得且使用不受限制;同时,还采用陀螺仪作为在以上两种定位信号均出现屏蔽状况时的辅助定位措施,使得车辆在GPS或北斗定位信号不佳时,陀螺仪可根据已获知的方位、方向和速度来继续进行精确定位导航,也可修正北斗/GPS信号不良时定位偏差过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北斗/GPS双模车辆安全驾驶管理装置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北斗/GPS双模车辆安全驾驶管理装置,包括电源单元、中央处理单元、与中央处理单元双向连接的定位单元、数据采集单元、数据存储单元、数据传输单元、信号输出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单元由北斗卫星定位模块和GPS卫星定位模块协同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方案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所述定位单元还包括陀螺仪。
所述数据采集单元为开关量信号接入单元、数字摄像头、人脸识别设备或录音装置。
所述信号输出单元为液晶显示屏、语音播报器或打印机。
所述北斗/GPS双模车辆安全驾驶行为管理装置,还包括身份识别单元,所述身份识别单元为指纹识别设备、IC卡刷卡检测设备或摄像头。
与背景技术相比,该北斗/GPS双模车辆安全驾驶管理装置的定位单元采用北斗/GPS双模自动切换的定位方式,保证了定位信息的可靠获取且使用不受限制;同时,还采用陀螺仪作为在以上两种定位信号均出现屏蔽状况时的辅助定位措施,使得车辆在GPS或北斗定位信号不佳时,陀螺仪可根据已获知的方位、方向和速度来继续进行精确定位导航,也可修正北斗/GPS信号不良时定位偏差过大的问题。同时,由于该装置能够通过摄像头、人脸识别设备精确采集司机的驾驶行为及车辆的行驶状态信息,通过后台的分析处理能够有效的管理及指导司机的驾驶行为,为司机安全驾驶提供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北斗/GPS双模车辆安全驾驶管理装置的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北斗/GPS双模车辆安全驾驶管理装置,包括电源单元1、中央处理单元2、与中央处理单元双向连接的定位单元3、数据采集单元4、数据存储单元5、数据传输单元6、信号输出单元7。电源单元1负责为整个装置供电,中央处理单元2负责协调各个单元进行业务流程的处理,定位单元3负责接收卫星信号并获取车辆位置、速度及方向信息,数据采集单元4负责司机驾驶行为数据及车辆行驶数据等信息的采集,数据存储单元5负责对数据采集单元4所采集的车辆行驶数据及中央处理单元2发出的控制指令数据进行实时存储,数据传输单元6负责根据中央处理单元2发出的控制命令将车辆行驶状态信息发送至后台,信号输出单元7负责将中央处理单元2处理后的数据通过语音播报器、打印机等外设传输给信息需求者如司机、管理人员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通用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通用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04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立柱式台灯的计算机机箱
- 下一篇:固定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