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胸腔穿刺镜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0213.6 | 申请日: | 2013-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04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乔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宝胆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1/313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罗毅萍;曹爱红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胸腔 穿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器械领域,具体是胸腔穿刺镜。
背景技术
穿刺针,包括针心和针座,带有刻度,其属于介入放射学器材,在介入放射学操作中,穿刺皮肤,以进一步引导介入放射学器材进入体内。目前的穿刺针分为:单壁穿刺针、两部件套管针、三部件套管针、房间隔穿刺针和剥皮穿刺针。
此外,有人也开发了专利号为201220024568.3,公告号为CN202446544U名称为一种胸腔穿刺器的实用新型专利,该胸腔穿刺器,包括有注射器,连接在注射器注射口的导流管和连接在导流管上的针头,在注射器靠近注射口的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引流口;所述引流口上设有第一单通阀门,第一单通阀门通过第一导流管与引流袋连接;所述注射器的注射口上设置有第二单通阀门,第二单通阀门通过第二导流管与针头连接;所述针头的针尖部分为弧形针尖;所述针头的针杆部分设置有刻度。能够有效地避免扎针深度不易控制,针尖刺伤患者肺部的情况;同时还可以不用取下注射器实现连续抽取体液的功能,大大地减少了工作的繁琐程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该穿刺针在实际使用时,对于穿刺穿刺位置还是需要依靠医生的判断和经验来进行,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研发一种在穿刺针内设置内窥镜,解决穿刺针穿刺时候可以监视穿刺情况的问题的胸腔穿刺镜迫在眉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胸腔穿刺镜,该胸腔穿刺镜有效结合穿刺针优点和内窥镜功能,使得用户可以在完成穿刺的同时也能同时获得图像,使得用户具有更好的体验。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胸腔穿刺镜,包括穿刺镜主体和鞘管,所述穿刺镜主体包括相互连通的针状硬质工作端部、操作部、光源接头、图像输出端以及用于引流的引流通道,所述鞘管包括硬质鞘管端部和至少一通道,所述鞘管置于针状硬质工作端部的外围,该通道上可外带一软性管道,所述针状硬质工作端部的前端部设有光学镜头和光纤输出端。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针状硬质工作端部的最大直径15mm,长度30~150mm。
作为上述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针状硬质工作端部的前端部为带有斜面的针锥状,所述光学镜头和光纤输出端置于该针锥状的斜面位置,所述针锥状长度20mm。
为了具有较好的防护作用,所述光学镜头和光纤输出端的前端斜面上设有防护玻璃。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光学镜头的直径大于等于1.0mm,其传输系统是纤维导光系统或者玻璃光学系统或者电子ccd光学系统。
所述操作部包括贴近人手的把握部分,所述引流通道置于操作部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胸腔穿刺镜,结合了穿刺针可以穿刺皮肤和组织进入人体的优点,以及内窥镜可以提供医生内视图像的优点,医生通过使用胸腔穿刺镜进行穿刺时,不再依靠经验和判断,带有一定盲目地进行,而是在监视器的直视下来操作,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胸腔穿刺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穿刺镜主体针状硬质工作端部前端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胸腔穿刺镜,包括穿刺镜主体2和鞘管1,所述穿刺镜主体2包括相互连通的针状硬质工作端部21、操作部25,引流通道24,光源接头22和图像输出端23以及用于引流的引流通道24,所述操作部25是把持的部分也是施力的部分,其设有贴近人手的把握部分,所述引流通道24位于操作部25上。
所述鞘管1包括硬质鞘管端部11和一通道12,该通道12上外带一可封闭的软性管道,所述硬质鞘管端部11置于针状硬质工作端21部的外围,所述针状硬质工作端部21的前端部设有光学镜头231、光纤输出端221和引流通道出口241.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针状硬质工作端部21的最大直径15mm,长度30~150mm,所述针状硬质工作端21的前端部为带有斜面的针锥状,所述光学镜头231和光纤输出端221置于该针锥状的斜面位置,所述针锥状的长度20mm。
为了具有较好的防护作用,所述光学镜头231和光纤输出端221的前端斜面上设有防护玻璃211。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光学镜头231的直径大于等于1.0mm,其传输系统是纤维导光系统或者玻璃光学系统或者电子ccd光学系统。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味着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宝胆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宝胆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02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智能移动终端的血氧监护模块
- 下一篇:压力信号采集垫和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