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输电线路的防鸟占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19986.2 | 申请日: | 2013-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31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喻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喻伟 |
主分类号: | H02G7/00 | 分类号: | H02G7/00;A01M2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输电 线路 占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输电线设备防护装置,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输电线路的防鸟占位器。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高压输电线路近一半的故障跳闸均为鸟类活动造成的。每次跳闸找寻故障点的工作给运行部门造成数万元的损失,还有相当部分出现重合不良而影响系统正常运行,个别情况还引发其它事故。随着近年来生态环境的改善,鸟类数量增多,大量输电线路暴露在野外,经常遭受各种鸟类危害,严重影响电力系统安全,由于鸟害所引起的电力系统断路器跳闸事故发生和频次随之增加。鸟类对输电线路的危害主要是因为输电铁塔的结构造成的:为了提高铁塔的安全性,在悬挂绝缘串子的横担端部,有多根加强角铁在此处交叉连接,其形成的结构非常适合鸟类在此在筑巢。由于鸟类的筑巢材料中常常包含金属丝等导电材料,容易造成瞬间短路,且由于鸟类从巢中向外排便,造成绝缘串子绝缘性能下降,甚至导致绝缘失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采取了多种防鸟措施:第一种风车式防鸟器,靠风车的转动来吓走筑巢的鸟类,但是这种方法在无风的情况下根本起不到防鸟的作用;第二种是超声波防鸟器,依靠超声波来驱赶鸟类,但这种方法发挥效果的速度较慢且鸟类容易产生适应性;第三种是人工直接摧毁鸟巢,这种方法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而且摧毁不久,鸟类又会重新筑巢,效果不好,也不利于对鸟类的保护。可以看出,现行的措施中都起不到解决鸟对输电线路的危害同时又保护鸟类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输电线路的防鸟占位器,以解决鸟类易在电力输电铁塔横担端部的多根角钢交叉处筑巢从而引起电线短路这一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输电线路的防鸟占位器,包括占位器面板和固定支架,所述占位器面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大小不同的穿钉孔,其下端面开设有凹槽,在占位器面板的下方对应设置有一底板,占位器面板与底板之间通过合页相互铰接,在底板的下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支架。
优选的,所述占位器面板与底板之间还设有搭扣,搭扣与合页处于占位器面板的不同边沿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支架为U形支架,在固定支架上安装有紧固螺栓。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其优点及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防鸟占位器通过底板上的固定支架固定在电力铁塔横担上,其占位器面板形成的尖刺空间正好占据了鸟类容易筑巢的空间,使鸟类无法在此筑巢,从而有效避免了鸟类筑巢而引起的短路事故的发生;本实用新型的防鸟占位器防鸟巢的效果好,结构简单,装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使用状态图;
图中标号:1、占位器面板;2、底板;3、合页;4、固定支架;5、钉子;11、穿钉孔;31、搭扣;41、紧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输电线路的防鸟占位器,包括占位器面板1和固定支架4,所述占位器面板1上开设有若干个大小不同的穿钉孔11,其下端面开设有凹槽,在占位器面板1的下方对应设置有一底板2,占位器面板1与底板2之间通过合页3相互铰接,在底板2的下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支架4。所述占位器面板1与底板2之间还设有搭扣31,搭扣31与合页3处于占位器面板1的不同边沿上。所述固定支架4为U形支架,在固定支架4上安装有紧固螺栓41。
使用时,先将占位器面板1打开根据情况需要,在占位器面板1的穿钉孔11中插入钉子5,再将占位器面板1与底板2合拢用搭扣31扣紧,后通过固定支架4及紧固螺栓41将本防鸟占位器固定在电力铁塔横担上即可。本防鸟占位器即驱鸟又不影响清洁检修电力铁塔横担上的绝缘子串,安装拆卸十分方便。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结构作各种变化和改进,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喻伟,未经喻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199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