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缠绕机底座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19726.5 | 申请日: | 2013-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74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罗邦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永创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11/04 | 分类号: | B65B11/04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3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缠绕 底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缠绕机,尤其涉及缠绕机底座。
背景技术
缠绕机是包装机械领域中的一种机械设备,它用于对物品表面缠绕包装膜,它包括旋转机构,其可旋转地支撑在缠绕机底座上,包装膜装在升降膜架上,升降膜架可升降地安装在立柱上,立柱处在旋转机构之侧的缠绕机的一端,物品被放在旋转机构上随旋转机构旋转,从而将包装膜缠绕在其表面。以往,升降膜架不能降到很低,致使绕膜范围受限,如果能降到很低的情况下,则缠绕机无法用叉车从后面插入搬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缠绕机底座,其既能够使升降膜架降得很低,又使缠绕机能够用叉车从后面插入搬运。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所述底座设有两根大梁,所述大梁在横向上处于缠绕机立柱的两侧,且两根大梁中处在设置升降膜架的立柱这一侧的第一大梁短一截,使缠绕机在该处形成对应升降膜架的缺口,升降膜架的下端可以降入到所述缺口中,所述底座设置立柱的这一端,在两根大梁处具有叉车货叉伸入口。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可采用或组合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大梁在所述底座设置立柱的这一端呈扁的、周边封闭的、中间有叉车货叉伸入口的形状。
所述大梁以槽型钢材为主体,且槽口朝下,在槽型口部再焊接钢板,并在底座的前端也形成叉车货叉伸入口。
它在两根大梁之间有连接结构,使它们成为整体,两根大梁中的第二大梁一直延伸到立柱基础侧面,且立柱基础和第二大梁及立柱基础前面的所述连接结构均焊接。
由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缠绕工作过程中,升降膜架能够降入到缺口中,能够比以往降得更低,能扩大缠绕机的绕膜工作范围,降低最低绕膜高度;而且,使本实用新型能够用叉车从后端插入搬运,更加安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的另一方向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所述底座设有两根大梁,第一大梁1和第二大梁2,所述第一大梁1和第二大梁2在横向上处于缠绕机立柱3的两侧,且两根大梁中处在设置升降膜架4的立柱这一侧的第一大梁1短一截,使缠绕机在该处形成对应升降膜架4的缺口5,在工作中,升降膜架4的下端可以降入到所述缺口5中。
所述底座设置立柱的这一端,在两根大梁处具有叉车货叉伸入口6。实施中,该货叉伸入口6可以直接由大梁形成,也即所述大梁在所述底座设置立柱的这一端,呈扁的、周边封闭的、中间有叉车货叉伸入口61的形状。
所述大梁可以以槽型钢材71为主体,且槽口朝下,在槽型口部再焊接钢板72。,从而在底座的前端也形成叉车货叉伸入口62。
所述底座在两根大梁之间有连接结构8,使它们成为整体,第二大梁2一直延伸到立柱基础30侧面,且立柱基础30和第二大梁2及立柱基础前面的所述连接结构均焊接。
附图标号9为旋转机构,其可旋转地支撑在缠绕机底座上。
立柱可和立柱基础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永创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永创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197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灌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自动包装机的喂料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5B 包装物件或物料的机械,装置或设备,或方法;启封
B65B11-00 用挠性材料的薄带、薄片或半成品包裹,如部分或全部封装,物件或大量材料
B65B11-02 . 包裹物件或大量材料,在包裹操作过程中不改变它们的位置,例如在带有铰链折叠器的模型内
B65B11-06 . 通过在规定的路线输送包裹材料和装入物包裹物件或大量材料
B65B11-48 . 通过折叠包裹材料,如兜状包裹材料封装物件或大量物料,并紧闭其相对的自由边以便封闭装入物
B65B11-50 . 将装入物放置在两块薄片,如兜状薄片之间封装物件或大量物料,并紧闭其自由边
B65B11-54 . 使包裹材料包住装入物的一端和所有侧面,并在另一端形成有规则或无规则的褶子封闭包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