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环保分类垃圾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14598.5 | 申请日: | 2013-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1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杨汉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银润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1/08 | 分类号: | B65F1/08;B65D4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齐健 |
地址: | 515800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环保 分类 垃圾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桶,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环保分类垃圾桶。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垃圾桶,一般是只有一个桶体,任何垃圾物品全部装于其中,使得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污染垃圾都混杂在一起,这样一来不利于垃圾的分类回收利用;自然会存在诸多不便,且容易滋生细菌,影响卫生。
在生活中,垃圾包括可回收、不可回收和有毒物质。可回收物是指适宜回收循环使用和资源利用的垃圾,在当今社会我们都一直倡导环保,废物循环再生利用,不可回收物指除可回收垃圾之外的垃圾。常见的有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如果皮、菜叶、剩菜剩饭、花草树枝树叶等,其中有毒物质,如废旧电池、废荧光灯管、水银温度计、废油漆、过期药品等。
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设计一种结构新型、能够对垃圾分类处理的环保垃圾桶,在生产过程中选用高环境友好性、环保再生型材料以达到优化制造工艺、节能环保等为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巧妙,结构新型的新型环保分类垃圾桶,通过对其整体结构改进,使人们在使用时更方便快捷,同时使人们更注重垃圾分类环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环保分类垃圾桶,包括外桶、内桶、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桶内设置有用于放置内桶的放置区,所述放置区内包括可回收垃圾内桶和不可回收垃圾内桶,所述放置区对称分隔出两个区域,所述的内桶外形轮廓与外桶内的区域相匹配,所述的可回收垃圾内桶与不可回收垃圾内桶均设置在该区域内。
所述外桶前端轮廓为半“U”字形状,所述的可回收垃圾内桶和不可回收垃圾内桶前端设置有与外桶前端轮廓相匹配的凸起部。
所述的内桶上顶端设有活动提手。
所述的内桶外表面设有由热缩性材质制成的保护层。
所述保护层为热缩性塑料保护层。
所述外桶设有脚踏组件,所述脚踏组件包括踏脚板和支撑连接杆。
所述外桶前端下部设置有脚踏口,其内部设置有上下活动的踏脚板,所述踏脚板中段连接外桶底部,该踏脚板前端设有脚踏面,其尾端设有连接轴。
所述支撑连接杆上端设有活动连接卡口且连接于所述上盖,其下端设有与踏脚板尾端连接轴连接的弧形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环保分类垃圾桶,整体结构合理,设计巧妙,方便实用,美观,通过在外桶内分隔出两个放置内桶区域,分别放置不可回收垃圾桶、可回收垃圾桶,本设计有效使垃圾分类存放,同时在外桶配备上脚踏打开方式,使人们在使用时更方便快捷,适合广泛推广和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1. 外桶 2. 上盖 3. 形状
4. 踏脚板 5. 支撑连接杆 6. 放置区
7. 提手 8. 脚踏口
30. 可回收垃圾内桶 31. 不可回收垃圾内桶
32. 凸起部 40. 脚踏面 41. 连接轴
50. 活动连接卡口 51. 弧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新型环保分类垃圾桶,包括外桶1、内桶、上盖2,所述外桶1内设置有用于放置内桶的放置区6,所述放置区6内包括可回收垃圾内桶30和不可回收垃圾内桶31,所述放置区6对称分隔出两个区域,所述的内桶外形轮廓与外桶1内的区域相匹配,所述的可回收垃圾内桶30与不可回收垃圾内桶31均设置在该区域内。
所述外桶1前端轮廓为半“U”字形状3,所述的可回收垃圾内桶30和不可回收垃圾内桶31前端设置有与外桶1前端轮廓相匹配的凸起部32。
所述的内桶上顶端设有活动提手7。
所述的内桶外表面设有由热缩性材质制成的保护层。
所述保护层为热缩性塑料保护层。
所述外桶1设有脚踏组件,所述脚踏组件包括踏脚板4和支撑连接杆5。
所述外桶1前端下部设置有脚踏口8,其内部设置有上下活动的踏脚板4,所述踏脚板4中段连接外桶1底部,该踏脚板4前端设有脚踏面40,其尾端设有连接轴41。
所述支撑连接杆5上端设有活动连接卡口50且连接于所述上盖2,其下端设有与踏脚板4尾端连接轴41连接的弧形槽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银润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银润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145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跨行自走乘坐式采茶机
- 下一篇:医用加药便利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