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14110.9 | 申请日: | 2013-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4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黄标联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标联 |
主分类号: | F24F6/12 | 分类号: | F24F6/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振安创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5 | 代理人: | 章育仲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湿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湿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生活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加湿器的使用越来越普遍,需求不断增加。但目前市面上所销售的加湿器,大多是落地式的,如专利号200810090805.4所公开的一种加湿器,包括水箱其内部收容有水,下部设置有止回阀,该止回阀用于开闭为供水而形成的供给流路;注入口,其形成于水箱上部,用于注入水;主体,其设置有储存从水箱的水的储水槽;水位检测传感器,其检测储水槽中装有水的水位;连接部件,其贯穿主体上部一侧,进行上下移动,以开闭止回阀;防水部件,其结合在主体和连接部件之间,在周边部形成有夹紧部,该加紧部通过被夹紧在主体和结合在主体上的盖之间来防水;以及螺线管,其设置有工作杆,该工作杆根据从水位检测传感器传递来的水位信号选择性地使连接部件上下移动。这种加湿器的使用具有局限性,因为其主要用于夏季人们使用空调时加湿空气,若使用于无空调的环境下,因为该加湿器只是简单的喷雾于空气中则该结构的加湿器会出现加湿效果不佳,且会占用面积,使用不便,还不能完全满足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根据需要选择落地和安装在风扇支撑架上两种方式的加湿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湿器,包括加湿器机体、储水箱、软管、出雾板组成,其中加湿器机体由底座和雾化箱组成,所述加湿器底座呈U字形,在U字形加湿器底座凹处置有一固位板。
所述固位板通过螺母固定在加湿器底座凹处上。
所述软管包括在雾化箱上具有与加湿器本体连接接头、在另一侧与出雾板连接接头、在中央部具有可绕性的软管本体。
所述储水箱在与雾化箱相交处置有一凸台。
所述雾化箱在与储水箱相交处置有一凸台。
所述雾化箱在与储水箱相交处的两凸台上置有一贯穿形的安装孔。
所述出雾板上置有可固定在风扇罩的固位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一为加湿器的正视图。
图二为加湿器的俯视图。
图三为加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四为图三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所示,一种加湿器,包括加湿器机体、储水箱1、软管2、出雾板3组成,其中加湿器机体由底座4和雾化箱5组成,所述加湿器底座4呈U字形,在U字形加湿器底座4凹处置有一固位板6。
如图所示,固位板6通过螺母固定在加湿器底座4凹处上,其有益效果在于:使用时,可根据所要安装的风扇支撑架粗细通过扭动螺母调节固位板6位置,达到更好的固定效果。
如图所示,所述软管2包括在雾化箱5上具有与加湿器本体连接接头、在另一侧与出雾板3连接接头、在中央部具有可绕性的软管2本体。其有益效果在于:使用了软管2替代了现有技术的硬质胶管,大大的提升了加湿器自身适用性、实用性。
如图所示,所述储水箱1在与雾化箱5相交处各置有一凸台, 储水箱1在与雾化箱5呈阶梯状相交,在雾化箱5在与储水箱1相交处的两凸台上置有一贯穿形的安装孔8。其有益效果在于:储水箱1在与雾化箱5呈阶梯状相交,增大了两者之间的接触面积,间接加强了在风扇支撑架上加湿器的附着力,也可以在储水箱1与雾化箱5各自的凸台表面覆盖防滑胶,增强摩擦效果,更好的提升附着力。
如图所示,所述出雾板3上置有可固定在风扇罩的固位钩7,其有益效果在于:出雾板3上加添的固位钩7,配合上述的软管2,能够更好的发挥其适用性的特点。
使用时,可选择落地和安装在风扇支撑架上两种方式进行安装,选择落地式,可以将软管2去掉,将雾化板安放在原软管2与加湿器本体连接接头上,用于使用空调环境下的加湿;选择安装在风扇支撑架上,需要将加湿器本体插入到风扇支撑架上,把固位板6安装在加湿器底座4上,再将剩余的水箱以及出雾板3按要求安装,便可达到降低吹出的空气温度的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根据需要可选择落地和安装在风扇支撑架上两种方式进行安装,且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软管2替代了现有技术惯用的硬质管,可调性好。具有结构简单,方便耐用,多用途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标联,未经黄标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141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隐形防护窗结构
- 下一篇:电动车辆的急速降档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