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固熔退火炉炉底辊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10718.4 | 申请日: | 2013-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64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平;张永清;周晓明;夏培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08 | 分类号: | C21D9/08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戴心同 |
地址: | 313014 浙江省湖州市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退火炉 炉底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管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固熔退火炉的炉底辊 。
背景技术
炉底辊是连续退火炉最主要的零件之一,炉底辊要在温度800℃以上的炉里满负荷作用下转动,又受到炉料的机械性损伤,因此,炉底辊材料要具有较高的高温强度和抗氧化性能,其工作状况的好坏是退火炉能否进行正常生产的决定性因素。
专利公开号为CN202836219U、公开日为2013年3月27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就公开了一种炉底辊,其包括芯轴和套装在芯轴上的陶瓷或碳辊套,还包括套装在芯轴上、位于陶瓷或碳辊套两端的固定套,所述芯轴、陶瓷或碳辊套和固定套通过传动销连接为一体。
但是,现有的炉底辊,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断裂现象,这严重阻碍生产节奏,加大燃气能源成本,不利于降本增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固熔退火炉炉底辊,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结构更加合理,结构强度高,使用寿命长,断裂现象少,提高了退火炉的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固熔退火炉炉底辊,包括筒体、焊接在所述筒体左端且左端伸入所述筒体内的左轴体及焊接在所述筒体右端且右端伸入所述筒体内的的右轴体,所述左轴体一端伸入所述筒体内并与所述筒体焊接固定,所述筒体左端设有穿过所述筒体筒壁且深入所述左轴体内左定位孔;所述右轴体一端伸入所述筒体内并与所述筒体焊接固定,所述筒体右端设有穿过所述筒体筒壁且深入所述右轴体内的右定位孔,所述左定位孔、右定位孔内设有左连接销、右连接销。
本实用新型的炉底辊,左轴体和右轴体均有一部分轴体深入筒体内,再和筒体部分焊接固定,同时,再设置左连接销和右连接销,确保左轴体、右轴体和筒体牢固的固定成一体,刚度、强度均得到保障,提高了其使用寿命长,降低了断裂现象。
作为优选,作为优选,所述左轴体、右轴体伸入所述筒体内轴体直径是伸入长度的1.8-1.9倍再加上4mm。
申请人经过研究发现,上述设置能提高左轴体、右轴体和筒体连接的牢固性。
作为优选,所述左连接销、右连接销由ZG4Cr28Ni48W5Si2制成,所述筒体由ZGCr28Ni48W5Re制成,所述左轴体及右轴体均由Cr25Ni20Si2制成。
申请人经过研究发现,上述材料的组合,能提高左轴体、右轴体和筒体连接的牢固性能,降低了断裂现象。
所述左定位孔和/或所述右定位孔端口处设有将所述左连接销和/或所述右连接销全部或部分封闭起来的左焊层和/或右焊层。
申请人在使用中发现,在使用过程中,左连接销、右连接销有退出现象,造成轴体断裂现象,为此,我们通过在焊层来放置连接销发生后退,降低断裂几率
作为优选,所述左轴体及右轴体均为实心轴体,且所述筒体上设有排气孔。
上述设置,既提高了左轴体及右轴体结构强度,降低了焊接后的断裂几率,同时,排气孔的设置,既能够使得筒体在高温状态下使用时能正常排气,解决了排气问题,又避免了从退火炉出来的退火管被划伤。
作为优选,所述左定位孔的数量为三个,相邻两个左定位孔成120°夹角;所述右定位孔的数量为三个,相邻两个右定位孔成120°夹角。
作为优选,所述左连接销、右连接销均为锥销,所述左定位孔、右定位孔为直孔,且所述左定位孔、右定位孔的直径比所述左连接销、右连接销公称直径小0.05-0.1mm。
申请人在使用中发现,采用上述措施后,虽然大幅度降低了炉底辊发生断裂的几率,但是,断裂现象还是存在,没有被杜绝,申请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验,申请人开始单纯的加大了左连接销、右连接销的直径,但是效果不够明显,申请人又将原来使用的圆柱销改为锥形销,配合锥形孔,效果还是不够明显,申请人后来发现,连接销是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温度超过800℃,而且要一直承受退火炉出来的退火管的冲击,而这个冲击是很大、很频繁的,另外,退火炉加工的产品也是频繁变化的,这就会使得作用在炉底辊上的冲击力是变化的,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就造成连接销和定位孔之间的出现间隙,使得连接销发生松动,进而后退,然后轴体和筒体之间的焊缝出现裂缝,连接销最终被剪断,造成炉底辊的断裂。因此,申请人采用了锥销配合直孔,过盈连接的方式,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难题,显著延长了炉底辊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运行成本,确保设备的完好率、可开率,避免了高温更换炉底辊烫伤的危险源因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107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