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阻电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10699.5 | 申请日: | 2013-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3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董兴华;王建军;于兴军;田德宝;张彦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5/02 | 分类号: | F16L25/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21002***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电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阻电墙装置。
背景技术
管路,特别是大型管路系统都要求做接地保护,其目的是预防由于漏电或用电设备的短接造成管路带电,进而给用电设备和人身安全造成伤害。但是目前主要采取的接地方式都相当繁琐而且效率低下:将一个管系中的每一根管路短接(做成等电位),再将该管系整体连接到接地桩上。这样接地的不足之处就是一旦其中有一个环节出现故障,整体接地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阻电墙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管路接地方式结构不合理,连接方式繁琐而且整体接地效果不可靠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阻电墙装置,外壳内腔轴向设置有迷宫回廊;外壳的两端设置有过渡装置,过渡装置的外端设置有外部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阻电墙装置,其特征还在于:
所述的外壳外表面设置有防爆护套或保护套。
所述的迷宫回廊的内部通道设置为圆形、方形或椭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确保管路系统无需额外的接地线和接地桩,只需该装置本身就能消除管路上的电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阻电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迷宫回廊,3.过渡装置,4.外部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阻电墙装置结构是,非金属绝缘的外壳1内腔轴向设置有非金属绝缘材质的迷宫回廊2;外壳1的两端设置有过渡装置3,过渡装置3的外端设置有外部接头4。
外壳1根据需要可选用耐腐蚀、耐高温、耐低温材质;外壳1外表面根据需要增加非金属防爆护套(非金属防爆外壳),或根据需要设置保护套来减少外界压力损坏或磨损。
迷宫回廊2的内部通道设置为圆形、方形、椭圆等形状,迷宫回廊2使得外壳1内腔的进出液路长度大于外壳长度,有效增加了液路长度,从而增大电阻阻值。根据国际标准IEC60335和公式L=R.S/ρ(L为液路长度、S为内孔横截面积、R为液体的介质电阻、ρ为液体电阻率),该介质电阻是指在具体使用工况或标准中允许的液体介质电阻,当L>R.S/ρ时,保证了用液体的液电阻做防电阻隔。
过渡装置3与外部接头4的连接形式选用螺纹连接、法兰连接、卡口连接或管箍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阻电墙装置工作原理是,迷宫回廊2为一呈锯齿状(或W状)回路,使得阻电墙装置内形成一锯齿状相通液路,液体在该回路中上下起伏流通。液体流入时,先从一端进入的同时就开始起伏前进,其起伏轨迹如同锯齿形状,最后由另一端口流出,液体流量大小及液面截面的大小与起伏面的倾斜角度有关,即相同长度及半径的装置内,相同压力的液路通过,但起伏面倾斜度越小,起伏面的个数就越多,液体起伏的次数也越多,此时液路也越长。
实施例
以工业环境下的工业用水为例,以保护人身安全为目的,根据电气标准,漏电电流在10mA以内,可以保护使用者安全。那么R在工况中的介质电阻值就是R=380V/10mA=38×103Ω。因工业用水的电阻率约等于1280Ω.cm。那么当L=38×103×S/1280=38×103×π×r2/1280≈93r2,所以当液路距离L大于93倍r2时,可以保证该液体的电阻作为防漏电的隔离。
本实用新型装置使用时,只要根据具体工况和标准选取合适长度、内径和标准的阻电墙装置,并串联到管路中,当管路中液体流过该装置时,该装置就能发挥隔绝电流的作用,确保该装置起到防电条件,因此即使在流入端液体或管路带电,管路的流出端也不会带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106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背负式多用途人力提水机
- 下一篇:自适应气体燃料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