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运维服务组织支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9912.0 | 申请日: | 2013-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936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宋运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勤智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L12/24;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服务 组织 支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IT运维领域,特别是一种运维服务组织支撑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信息系统日益成为核心业务处理的关键基础设施,随着信息系统的运用领域愈发广泛、数量日益增多、复杂度专业度不断提高,加之云计算、物联网等趋势的逐步落地,IT运维服务行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从服务的要求到业态模式无不如此;一方面,运维服务作为知识密集型、智力密集型行业,其行业特点和属性对服务商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保障运维的准确、及时、有效必然有赖于技术的支持;另一方面,如何不断提高运维服务的效率、降低服务的成本,不仅需要强化管理,也需要新技术的支持;服务商的服务售卖,对服务系统的依赖度愈发提高,甚至有以服务系统为核心,围绕服务系统开展运维服务的趋势,尤其是伴随运维专家系统、数据中心统一可视化系统、智能运维流程系统、仿真优化设计等技术出现与发展,进一步促使运维服务商重新认识与定义服务过程与模式。一方面,传统的信息系统运维保障多为业主自身组织实施、集成商跟进服务的方式进行,后出现了专业的服务提供商,但在业务模式、综合能力上均未能突破传统做法的局限,市场需要专业化、规模化、独立成体的服务商;另一方面,现有的运维服务多由运维人员单独实施,协作性不强,对运维人员的个人能力与经验依赖很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维服务组织支撑系统,具有更加丰富的数据采集能力、更高的信息传递效率,以支持分工更合理、组织更高效的运维服务活动。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运维服务组织支撑系统,包含有运维指挥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含有移动运维服务端,所述移动运维服务端由控制单元、数据收发装置,空间定位装置,人机交互装置组成,空间定位装置、数据收发装置、人机交互装置均与控制单元连接,移动运维服务端与运维指挥服务器通过无线方式实现数据交换连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运维指挥服务器也带有指挥交互装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运维服务端为集成有GPS的移动通信智能终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数据收发装置至少支持td-scdma、CDMA2000 或WCDMA三种制式中的一种。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维服务组织支撑系统,运维指挥服务器可实时的与移动运维服务端进行数据交换,将运维指令等相关信息告知现场人员,接收现场反馈,并可监控现场人员的位置信息,加强管理,由此可优化人员分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尤其在配合专家系统自动派单和规划运维工作流程工作的时候,由高级运维人员统一指挥和设计解决方案,而大量的现场人员只需要严格按指令巡场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运维服务组织支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该运维服务组织支撑系统,包含有配置有远程数据收发装置的运维指挥服务器1,用以搭载智能运维专家系统等高级应用,并配置包含有显示屏和输入设备的指挥交互装置2,供高级运维人员管理、指令远程现场人员的工作时使用,与运维指挥服务器1数据连通的是若干移动运维服务端3,移动运维服务端与运维指挥服务器可通过现有的无线方式实现数据交换,移动运维服务端3由现场人员携带,其组成包含有控制单元4、数据收发装置5,空间定位装置6,人机交互装置7,空间定位装置6、数据收发装置5、人机交互装置6均与控制单元4连接,其空间定位装置6为GPS定位单元,可采用SiRFstar III芯片实现,而数据收发装置5可选择支持td-scdma、CDMA2000 或WCDMA等制式,控制单元4可采用单片机及PLC电路等现有技术实现,人机交互装置7包含有显示装置和数据输入输出装置,整个运维服务端也为定制的集成有GPS和通信功能的PDA,在实际使用中,移动运维服务端3将包括运维人员位置信息在内的数据远程发送到后台的运维指挥服务器1,供智能运维专家系统和高级运维人员使用,并接受来自后台的指令信息,诸如特定运维操作书等信息,从而现场运维人员只需要执行即可,大大降低了其业务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勤智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勤智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99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传输扩展接入装置
- 下一篇:光控数显智能型光接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