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堵节能坐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8675.6 | 申请日: | 2013-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28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郭永尚;庄世源;林清山;郭永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泉州海丝船舶评估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D11/17 | 分类号: | E03D11/17;E03D11/18;E03C1/308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王美花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坐便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坐便器,具体是指一种防堵效果佳又节能环保的坐便器。
背景技术
坐便器结构研发中,除了强调外形美观、舒适外,人们更注重的还是坐便器的防堵性能及节水性能。目前在坐便器的防堵问题上,人们做出了很多的开发研究,现有坐便器大多设计成虹吸式结构,该虹吸式结构还分为漩涡式虹吸、喷射式虹吸等形式,它们大部分能够实现坐便器内的排污管路的防臭防堵功效。此外,现有技术还公开有在所述排污管路上设有刀片粉碎机构或者粉碎电机机构,在每次冲洗前先对排污物进行粉碎再进行无堵塞冲洗,该种方式产生的噪音大,耗电且设备损坏率大。
然而,现有所述各类坐便器使用中,坐便器易堵塞部分不是坐便器内部排污管路上,而是在坐便器排污管与下水道连接管的连接部分。这是由于所排的污物含有油质,很容易粘附在排污管壁上,长此以往在排污管壁上累积附着而逐步堵塞管道,而该种现象目前在坐便器的内部排污管部分上形成较不明显,一般在坐便器排污管和下水管道二者的连接部分较为明显,由此此处也成为目前引起坐便器真正堵塞的原因。针对该堵塞问题,目前有一作法同样在所述堵塞管路部分安装粉碎电机进行污物粉碎,但其效果不佳,而且同样存在噪音大、损坏率大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堵节能坐便器,真正有效解决目前坐便器堵塞问题,而且相比现有技术具有节能、无噪音、环保等优点。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防堵节能坐便器,包括坐便器本体,该坐便器本体的底部向外延伸有用于与下水管道相连通的连接管,该连接管内形成有下端开口状的隔腔,该隔腔内设有一作旋转式喷射冲洗水的旋转喷头,该旋转喷头靠近所述连接管下端的排污口设置。
所述连接管内通过隔板形成所述隔腔,该隔板的下端部延伸至所述连接管的排污口处,该隔板上的与所述旋转喷头相对应的下端部位置开设有若干个射水细孔。
所述连接管内通过一体成型的隔板形成所述隔腔,该隔板的下端部高于所述连接管的排污口,该隔腔内套设有一相匹配的内套筒,该内套筒下端呈开口状并且与所述排污口相齐平,该内套筒对应紧贴所述隔板的侧板上具有低于所述隔板的下端部分,该下端部分与所述旋转喷头相对应并且上面开设有若干个射水细孔。
所述隔腔内还设有微型水泵,该微型水泵的入水端通过水管连接外部水源,出水端通过水管连接所述旋转喷头。
所述坐便器还包括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有PLC控制处理模块、信号接收模块和对该信号接收模块发射信号的遥控器,所述信号接收模块电连接至所述PLC控制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该PLC控制处理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微型水泵。
所述微型水泵的入水端分有两路,分别为热水端和冷水端,该热水端和冷水端分别安装有热水阀和冷水阀,该热水阀和冷水阀分别电连接至所述PLC控制处理模块的输出端。
所述排污孔处设有液位传感器,该液位传感器电连接至所述PLC控制处理模块的输入端。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将防堵机构安装在与下水管道相连通的连接管,该连接管及邻近的下水管道部分极易出现堵塞,防堵措施采用的是旋转喷射冲洗水方式,冲洗水旋转喷射过程中会产生喷射离心力,喷射至连接管及下水管道的内壁上后能够很好的清除内壁上的油脂污垢,故而起到很好的防堵塞效果。所述喷射清洗无需随坐便器频繁冲洗操作,只需每隔一段时间(比如几天或者一周)定期清洗一次即可,节水、节能又环保。当然较佳的,可通过控制系统进行智能化自动控制,包括有自动控制作定期清洗、区分冷热水清洗的自动控制、自动感应因堵塞引起高液位而进行自动清洗控制,等等。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坐便器的主视图;
图2是本新型坐便器连接管部分的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新型坐便器的电气控制原理图。
标号说明
坐便器本体 1 连接管 11
排污口 110 隔板 111
通孔 112 隔腔 12
内套筒 2 射水细孔 21
旋转喷头 3 微型水泵 4
PLC控制处理模块 61 信号接收模块 6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泉州海丝船舶评估咨询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泉州海丝船舶评估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86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活/去激活的方法、无线网络控制器、用户设备和基站
- 下一篇:一种新型测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