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流式轴流风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8624.3 | 申请日: | 2013-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93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肖奶华;阮元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华大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54 | 分类号: | F04D29/54;F04D2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5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流 轴流 风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结构,特别是一种导流式轴流风机。
背景技术
轴流风机由风筒、电机、风轮、叶片、内机架组成。风筒为圆管状,其前后端面分别固定有法兰盘,内机架为一个“π”字形板,电机底座固定在“π”字形的上横板上,“π”字形板两块斜板下沿边固定在风筒内壁上,电机主轴与风轮中央孔固定套合,风轮上固定有4-6个叶片。
这种风机的缺陷在于:斜置的叶片送风,送出的气流在风筒端口流向为轴向向前、径向向外的螺旋线状气流,螺旋线状气流进入送风管后有一个较长的螺旋线状气流行程才会逐渐转化汇流成完全轴向气流往前送风,螺旋线状气流紧贴送风管管壁运行行程长摩擦耗能大,也就是说,在螺旋线状气流演化成轴向气流过程中,气流螺旋行程远大于该段的轴向行程,其能量在螺旋线行程中消耗比轴向行程大,因而送风管轴向气流风压削弱。若风机送风不是对接风管而是直接吹向内空间,则吹出的气流呈螺旋扩散气流,轴向吹风行程较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导流式轴流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包括风筒、电机、风轮、叶片,其特征在于:电机外壳中部均布固定三块L形板,设置有一个管状内筒,内筒的前端面为一个圆环盘,内筒后沿与风筒后沿面平齐;内筒圆环盘后壁贴合固定三个均布的矩形凸块,三个螺栓分别穿过电机外壳三块L形板径向板通孔、内筒矩形凸块通孔实施电机与内筒的固定连接;内筒外壁与风筒内壁之间均布固定8-10片径向导流叶,径向导流叶呈轴向弧形板状,弧形板内凹面为对着气流的迎风方向,径向导流叶弧形面后端沿引出的轴向切线与风轮轴心线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气流在导流筒中被导流叶引导成轴向气流,气流轴向流速提高,风压同步加大,送风行程加长,风机有效功率同步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结构包括风筒6、电机2、风轮8、叶片7,其特征在于:电机2外壳中部均布固定三块L形板3,设置有一个管状内筒1,内筒1的前端面为一个圆环盘,内筒1后沿与风筒6后沿面平齐;内筒1圆环盘后壁贴合固定三个均布的矩形凸块4,三个螺栓分别穿过电机2外壳三块L形板3径向板通孔、内筒1矩形凸块4通孔实施电机2与内筒1的固定连接;内筒1外壁与风筒6内壁之间均布固定8-10片径向导流叶5,径向导流叶5呈轴向弧形板状,弧形板内凹面为对着气流的迎风方向,径向导流叶5弧形面后端沿引出的轴向切线与风轮8轴心线平行。
风轮8外径扩大40-50%,叶片7径向长度对应缩短,叶片7外径保持不变,叶片7数量为8片。
风筒6与内筒1之间固定径向导流叶5形成一个导流筒,气流分切进入导流筒打在径向导流叶5内凹面上,被分切引导成轴向气流。在径向导流叶5轴向段由螺旋线状气流几乎完全就改变为轴向气流,使气流在同样送风管内流程缩短,则流速提高、风压也提高。导流筒内筒1后段设置成缩径锥管体,则使气流在导流筒段就开始向内扩径,利于进入送风管后的全截面平稳汇流。
叶片7数量增加径向长度缩矩,经导流筒引风,使轴向风压增大。
径向导流叶5弧形面后端沿引出的轴向切线与风轮8轴心线平行,使气流脱离导流筒时被引导成轴向气流。
电机2通过三个矩形凸块4固定在内筒1内,简化了安装形式,机架受力更合理、刚性加强、减震。
风筒6后端面法兰盘用于与送风管对接或与安装孔连接安装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华大电机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华大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86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