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筒体防变形垂直起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8064.1 | 申请日: | 2013-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79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奚金妹;彭焘;罗吾希;景军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62 | 分类号: | B66C1/62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张静洁;徐雯琼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筒体防 变形 垂直 起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吊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筒体防变形垂直起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核电制造过程中,由于蒸汽发生器体积大、物体重、精度高,而筒体的直径又大,壁厚薄,容易产生变形。一般筒体对接时采用的是卧式状态,由于筒体自身的重量在20~40吨之间,起吊时钢丝绳的托力及筒体的自重产生挤压作用,容易使筒体产生椭圆形状,而放置在滚轮架上焊接时加热后,使筒体与筒体对接时的椭圆度更大了,影响了蒸汽发生器筒体的装配和焊接质量。
在实际生产中通过采取了立式起吊并对接的办法,减小了筒体的变形和焊接收缩。在工装设计中,有效的利用筒体上的卡式坡口,由于坡口突出量很小,只有10毫米左右(筒体内径3600mm左右),有可能使吊梁在起吊时滑出,用特制的夹顶结构形式安装好起吊梁,把两节或更多的筒体,通过起吊梁上的夹顶结构安全的起吊筒体上的坡口,对筒体防变形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保证了筒体装配的准确性。使核电制造技术得到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筒体防变形垂直起吊装置,该装置操作方便,制造简单,安全可靠,重复使用,可满足各类大小变化的筒体尺寸,既保证技术要求,加工成本较低。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筒体防变形垂直起吊装置,用来起吊筒体,其特点是,包含:
吊梁本体;
固定顶撑块,其固定连接在吊梁本体一端;
可调顶撑块,其活动连接在吊梁本体另一端;
一对搁架部件,其分别设置在吊梁本体的两端,且位于固定顶撑块、可调顶撑块上部。
所述的可调顶撑块设有若干腰形孔。
该装置还包含若干只螺栓,其分别穿设在每个腰形孔上。
该装置还包含可调螺栓,其与可调顶撑块及吊梁本体相连,使得可调顶撑块沿着筒体径向移动。
所述的固定顶撑块及可调顶撑块与筒体连接端处分别设有凸台。
所述的凸台与筒体剖口相适配。
每个所述的搁架部件包含:
一对固定框,其分别安装在吊梁本体外侧边;
对应插在每个固定框中的搁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制造简单,安全可靠,重复使用,可满足各类大小变化的筒体尺寸,既保证技术要求,加工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筒体防变形垂直起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筒体防变形垂直起吊装置的的可调顶撑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筒体对接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详细说明一个较佳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一种筒体防变形垂直起吊装置,用来起吊筒体1,包含:吊梁本体2;固定顶撑块3,其固定连接在吊梁本体1一端;可调顶撑块4,其活动连接在吊梁本体1另一端;一对搁架部件,其分别设置在吊梁本体2的两端,且位于固定顶撑块3、可调顶撑块4上部。可调顶撑块4设有两个腰形孔41(参见图2)。该装置还包含两只螺栓42,其分别穿设在每个腰形孔41上;可调螺栓6,其与可调顶撑块4及吊梁本体2相连,使得可调顶撑块4沿着筒体1径向移动。
所述的固定顶撑块3及可调顶撑块4与筒体1连接端处分别设有凸台7,凸台7的平面及圆周经过机加工后使其与筒体上剖口更吻合,起吊时更加平稳安全。
所述的凸台7与筒体1剖口相适配。
每个所述的搁架部件包含:
一对固定框51,其分别安装在吊梁本体2外侧边;
对应插在每个固定框51中的搁架5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80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型高锰钢铸件快速入水装置
- 下一篇:电梯门安全保护系统及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