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管式化学发光分析仪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7875.X | 申请日: | 2013-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0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渭忠;张嘉辰;佐一含;穆海东;汪宁梅;王磊;巴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裕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00 | 分类号: | G01N3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张维斗 |
地址: | 200030 上海市徐***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化学发光分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芯片分析领域中的实验设备,具体是一种全自动管式化学发光分析仪。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对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采用的有全自动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和半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全自动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一般由反应杯进给系统、样品加样系统、试剂加样系统、样品存放区、试剂存放区、温育反应系统、磁分离清洗系统、化学发光测量系统以及计算机控制系统组成,反应杯进给系统一般由反应杯自动连续进给机构、反应杯储存机构、以及反应杯位置检测装置组成,样品加样系统和试剂加样系统则主要包括两个由步进电机驱动的加样臂、两个高精度计量泵以及对应的连接管路,两个加样臂均由计算机控制系统控制并能在立体三维方向自由运动,分别实现样品添加和试剂添加,计算机系统则包括有计算机主机、显示器、各个子系统的下位机以及控制电路等,当然,还包括对整个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实现控制的软件系统。其特点是,整个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过程从反应杯进给、加样、加试剂、温育、清洗直到化学发光测量都能实现自动化处理,无需人工操作,具有处理量大、省时、快速高效、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适用于样品处理量大的大型医院,但全自动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的成本极为昂贵,对于日常分析量小的小型医院以及社康中心而言,高昂的设备成奉使之无法得到实际应用。
现有的半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作为一种简化后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省去了反应杯进给处理系统、温育反应系统、磁分离清洗系统等,只保留了化学发光测量系统和控制系统,相比之下,其控制系统和机械结构的设计相对简单,极大地降低了成本,但由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加样、加试剂、温育反应以及清洗步骤均通过手工操作完成,操作者需要对各个样品的加样时间,温育反应时间进行人工记录,并准确地控制样品、试剂添加顺序和温育反应时间,基于该过程的严格性和复杂性,在多个样品同时检测时,很容易出现操作失误,进而影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因而存在安全性不高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设计了结构简单,造价低廉,而且功能齐全的一种全自动管式化学发光分析仪。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全自动管式化学发光分析仪,其包括主机机架,机架上层设有分析仪平台,平台的一侧上方横向设置有横向轨道,平台上包括有反应杯储存区、输送区、加热区、清洗区、拍照区、试剂区、替补区、样本区;所述储存区设置在平台的一端与输送区连接;所述输送区包括沿机架平台上横向设置的输送轨道;与输送区并排设置有样本区;所述输送轨道上设置加热区,加热区包括安装在与输送轨道垂直的纵向传动杆上的多排反应杯存放架,反应杯存放架上设有电加热装置;加热区的另一端设有清洗区;清洗区后设置有拍照区;所述拍照区的一侧与输送轨道平行设置有试剂区;所述机架的平台四周安装有侧壁,形成设备的操作腔;所述平台长度方向的上方横向设置有X轨道,X轨道上设有上部机构,上部机构包括纵向支架形成Y轨道,支架上设有由电机驱动的齿条,齿条为上下垂直方向,并设有Z轨道;所述Z轨道上安装有加样管。
所述平台上还设有返回区,返回区设置在加热区和清洗区之间。
所述横向导轨和纵向轨道采用双滑杆导向,步进电机驱动同步带,移动臂固定在同步带上。
所述清洗区包括超声波振动清洗槽和清洗槽内的清洗针组,所述清洗针组包括多组成对的长、短针,长针为吸液针,短针为出液针;所述清洗槽的底槽中安装有超声波振动室,超声波振动室内设有超声波振动器。
所述试剂区包括通过卡口活动安装在试剂支架上的试剂盒和试剂盒摇晃部分;所述试剂盒包括磁珠瓶,所述磁珠瓶上安装有齿轮;所述试剂盒摇晃部分具有与所述齿轮配合的齿条,齿条通过电机驱动的凸轮往复运动。
所述机架的底部设有四个滚轮支脚,便于移动设备,使其具有灵活的移动功能,适应不同的实验室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通过上述方案得出:由于将所有实验操作区域设置在同一高度的平台上,各个区域实现模块话,使得自动化程度提高,实现了对反应物的发光量进行自动检测,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维修方便,适合与多种科研机构和实验研究机构。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上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裕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裕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78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续合成1,5,9-环十二碳三烯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炒茶加热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