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伞具收张锁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7279.1 | 申请日: | 2013-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82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张荣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福太洋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B25/08 | 分类号: | A45B25/0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杨依展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伞具 锁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伞具收张锁定装置。
背景技术
伞作为最常用的日常生活用品,具有遮风、避雨、防晒等功能。
现有的雨伞,为了在开伞时能将下巢定位,通常都要在中棒上打孔位,在下巢上装有弹片,并设置一按钮开关来按压弹片。当向上推下巢至该弹片与中棒上的孔位对应时,弹片卡入孔位内将下巢定位在开伞状态。收伞时通过按压按钮开关可使弹片脱离中棒孔位就能够将下巢向下收。这种传统的下巢结构存在如下缺点:在收合状态下,下巢仍然可在中棒上自由滑动,特别是在携带过程中,下巢容易因为晃动自动打开伞具,因此携带、收藏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伞具收张锁定装置,其克服了背景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伞具收张锁定装置,包括滑动套置在中棒上的下巢,所述中棒上部设有上卡孔,所述中棒下部设有下卡孔,所述下巢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切槽从而形成上弹性扣与下弹性扣,所述上、下弹性扣的自由端的内、外表面各设有突起,该上弹性扣内表面的突起与该上卡孔位于同一直线上,该下弹性扣内表面的突起与该下卡孔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上、下弹性扣的内表面上的突起与所述中棒抵接,还包括滑动套置在该下巢上的套筒,所述套筒的内表面上设有推动部,所述推动部插设在所述上弹性扣的外表面的突起与所述下弹性扣的外表面的突起之间。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推动部的上表面与所述上弹性扣的外表面的突起抵接,所述推动部的下表面与所述下弹性扣的外表面的突起抵接。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推动部的上表面、下表面倾斜设置。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上弹性扣的外表面的突起的底面对应所述推动部的上表面倾斜设置,所述下弹性扣的外表面的突起的顶面对应所述推动部的下表面倾斜设置。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下巢的侧壁的底部凸设有凸环,所述套筒的内表面上对应所述凸环设有凸台。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上弹性扣、下弹性扣、上卡孔、下卡孔位于同一直线上。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所述套筒与所述下巢一起沿所述中棒向上滑动时,所述推动部推顶所述上弹性扣外表面的突起,当所述上弹性扣内表面的突起与所述上卡孔对齐时,所述推动部将所述上弹性扣内表面的突起压入到所述上卡孔中定位,从而使伞具保持张开状态;所述套筒与所述下巢一起沿所述中棒向下滑动时,所述推动部推顶所述下弹性扣外表面的突起,当所述下弹性扣内表面的突起与所述下卡孔对齐时,所述推动部将所述下弹性扣内表面的突起压入到所述下卡孔中定位,从而使伞具保持收合状态,避免所述下巢自动滑动打开伞具。
2.所述推动部的上表面与所述上弹性扣的外表面的突起抵接,所述推动部的下表面与所述下弹性扣的外表面的突起抵接,所述下巢与所述套筒能够同步移动,结构稳固。
3.所述推动部的上表面、下表面倾斜设置,所述推动部能够很方便地将所述突起压入到所述上、下卡孔中。
4.所述上弹性扣的外表面的突起的底面对应所述推动部的上表面倾斜设置,所述下弹性扣的外表面的突起的顶面对应所述推动部的下表面倾斜设置,进一步使所述推动部能够很方便地将所述突起压入到所述上、下卡孔中。
5.所述下巢的侧壁的底部凸设有凸环,所述套筒的内表面上对应所述凸环设有凸台,防止所述套筒与所述下巢分离。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绘示了本实用新型伞具收张锁定装置的下巢的立体示意图。
图2绘示了图1所示下巢的剖视示意图。
图3绘示了本实用新型伞具收张锁定装置的套筒的立体示意图。
图4绘示了图3所示套筒的剖视示意图。
图5绘示了本实用新型伞具收张锁定装置的下巢与套筒的装配示意图。
图6绘示了伞具收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7绘示了图6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8绘示了伞具张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9绘示了图8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7和图9,本实用新型的伞具收张锁定装置包括一下巢10、一套管20及一中棒30。所述中棒30上部设有一上卡孔31。所述中棒30下部设有一下卡孔32。所述上卡孔31、下卡孔32位于同一直线上设置(也可以不在同一直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福太洋伞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福太洋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72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颗粒燃料食品烧烤炉
- 下一篇:螺旋形电热扁丝电饭锅发热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