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催化剂冷却的优化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6548.2 | 申请日: | 2013-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6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张龙;常跃进;张强;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歌地催化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00 | 分类号: | F25D1/00;B01J3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锡麟 |
地址: | 201300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催化剂 冷却 优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催化剂生产过程控制技术领域的装置,具体是一种用于催化剂冷却的优化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尾气催化剂主要由蜂窝陶瓷载体、活性涂层和活性组分三部分组成,其中活性涂层作为活性组分的真正载体,其性质及负载量对催化剂的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若活性涂层负载量过高会导致涂层过厚增加催化剂的背压,若负载量过低则会影响催化剂性能。因此在催化剂生产过程中,合适的涂层负载量是产品质量控制的关键指标之一。
活性涂层的负载量通常是通过称量蜂窝陶瓷载体涂覆前后的重量再经计算得出,但是由于高温烧结后的活性涂层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催化剂冷却过程中吸水会导致计算出的负载量与实际负载量有一定的偏差。因此在产品质量检验过程中,为了准确得到催化剂活性涂层的真实负载量,催化剂样品烧结后应在干燥环境下进行冷却,通常使用的方法为催化剂样品自烧结炉取出后放入干燥器或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冷却,但是这两种方法都需要较长的冷却时间,且某些催化剂载体体积较大,很难放入常用的干燥器中进行冷却。
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中国专利文献号CN100436981C,公告日2008年11月26日,提供了一种在不使用强制循环冷气的冷气强制循环方式来冷却被冷却物的冷却装置。该装置在与外部隔热的室内设有冷却器,在冷却器的前面设有冷却风扇,将冷却风扇的前方的空间作为设置被冷却物的冷却室,使处于冷却风扇后方的冷却空气由风扇吸引并向冷却室流动,达到冷却的目的。但该装置使用冷却空气作为介质,虽然可以达到快速冷却的目的,但是冷却空气中含有的水分会被催化剂吸收,不能起到防止催化剂吸水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使催化剂样品在快速冷却的同时有效防止催化剂样品吸收空气中水分的用于催化剂冷却的优化冷却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气瓶、流量计、冷却箱和针型阀,其中:冷却箱两侧开有进气孔和排气孔,气瓶、流量计及进气孔依次连接,针型阀与排气孔相连。
所述的冷却箱正面设有箱门与固定装置。
所述的气瓶内装有干燥的气体。
所述的流量计为浮子流量计。
所述的进气孔的高度高于排气孔的高度。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冷却装置使用流动的干燥气体达到快速冷却的同时,在冷却箱的进气和排气两端分别装有流量计和针型调节阀,可以调节冷却速度,对于某些对温度敏感的材料,通过控制气体的流速设定适当的冷却速度,能够保护其在快速降温过程中不发生断裂或破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气瓶、2流量计、3进气孔、4冷却箱、5排气孔、6针型阀,箱门41、固定装置4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气瓶1、流量计2、冷却箱4和针型阀6,其中:冷却箱4两侧开有进气孔3和排气孔5,气瓶1、流量计2及进气孔3依次连接,针型阀6与排气孔5相连。
所述的冷却箱4正面设有箱门41与固定装置42。
所述的气瓶1内装有干燥的气体。
所述的流量计2为浮子流量计。
所述的进气孔3的高度高于排气孔5的高度。
本装置使用时,将气瓶1连接于浮子流量计2进气端,浮子流量计2出气端通过管接头连接于冷却箱4的进气孔3上,冷却箱4的排气孔5上安装一针型阀6。催化剂样品自烧结炉取出后迅速转移至冷却箱4内,关好箱门41,确保箱门41完全闭合,将针型阀6完全打开,然后打开气瓶1,调节流量计2,设定气体流量为150-300ml/min,将冷却箱4内的空气完全置换后,降低气体流量至150ml/min以下,调节针型阀6降低排气流量,保证冷却箱内充满干燥气体,通过流动的气体带走催化剂本身的热量,达到快速冷却的目的,并能有效防止催化剂冷却过程中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导致性能发生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歌地催化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歌地催化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65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冷柜上的报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毛细管调节安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