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械储能船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6515.8 | 申请日: | 2013-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80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杨卫民;李淑江;单体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H13/00 | 分类号: | B63H13/00;F03D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6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 储能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新能源利用领域,属于风能利用船舶,具体地说涉及到一种将风能转换成机械能储存,并在需要的情况下将储存的机械能释放,转换成螺旋桨或发电机所需动力的船舶。
背景技术
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大规模应用的的过程中,释放大量硫化物、二氧化碳等物质,不仅给我们生存的环境带来污染,能源的利用率也比较低;常规能源需要不间断的提供燃料,相对常规能源来讲,风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海上风能资源更是优于陆上风能资源,可以说海面是船舶利用风能的最佳场所。将风能利用机械储能设备储存起来,在需要的情况下在将其释放,转化成螺旋桨或发电机所需动力,为新能源在船舶领域的应用提供新方案、新思路。
发明内容
该发明主要针对风能这一新能源在船舶领域的应用,为解决常规能源的消耗、污染以及船舶能源使用的连续性,其提供一种可靠的、实用的解决方案。
本发明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在船舶上安装风叶轮装置接收风能,利用风吹带动其转动,使风叶轮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位于甲板以上的部分有护筒保护,以确保传动轴转动时的安全;传动轴与离合器相连,离合器为摩擦式离合器,通过离合器操纵杆的离、合挡位操作控制能量是否向下传递;当离合器处于“合”状态时,能量经过转向器传递给转换分支器;转向器的作用是将传动轴绕纵向轴的旋转转换为绕横向轴的旋转;转换分支器可以通过转换分支器操纵杆的挡位控制,将能量传递给储能器组的不同储能单元,储能器组与动力集成器连接,动力集成器可以通过动力集成器操纵杆的挡位调节,控制输出能量的储能单元及储能单元数目,并将能量传递给变速器;变速器可以通过变速器操纵杆的挡位调节,控制输出转速,并将其通过万向节传递给螺旋轴,螺旋轴带动螺旋桨转动,从而产生动力推动机械储能船前进,或者将变速器输出的能量传递给发电机,转换成机械储能船所需的电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机械储能船传动示意图;
图2是储能单元结构简图;
图3是储能单元A-A剖视图。
图中:1-风叶轮,2-护筒,3-传动轴,4-离合器操纵杆,5-离合器,6-转向器,7-转换分支器,8-转换分支器操纵杆,9-储能器组,10-动力集成器,11-动力集成器操纵杆,12-变速器,13-变速器操纵杆,14-万向节,15-螺旋轴,16-螺旋桨,17-船体,18-输入轴,19-输入轴齿轮,20-储能轴齿轮,21-储能轴,22-储能机构,23-储能调节螺栓,24-储能轴棘轮,25-输出轴齿轮,26-输出轴,27-储能机构固定螺钉,28-储能机构定向螺钉,29-储能单元壳体,30-储能发条,31-储能机构内筒,32-储能机构预紧外箍。
具体实施方式
该机械储能船的传动简图如图1所示,在船舶上安装1风叶轮装置接收风能,利用风吹带动其转动,使1风叶轮带动3传动轴转动,3传动轴位于甲板以上的部分有2护筒保护,以确保3传动轴转动时的安全;3传动轴与5离合器相连,5离合器为摩擦式离合器,通过4离合器操纵杆的离、合挡位操作控制能量是否向下传递;当5离合器处于“合”状态时,能量经过6转向器传递给7转换分支器,6转向器的作用是将传动轴绕纵向轴的旋转转换为绕横向轴的旋转;7转换分支器可以通过8转换分支器操纵杆的挡位控制,将能量传递给9储能器组的不同储能单元,9储能器组与10动力集成器连接,10动力集成器可以通过11动力集成器操纵杆的挡位调节,控制输出能量的储能单元及储能单元数目,并将能量传递给12变速器,12变速器可以通过13变速器操纵杆的挡位调节,控制输出转速,并将其通过14万向节传递给15螺旋轴,15螺旋轴带动16螺旋桨转动,从而产生动力推动机械储能船前进,或者将12变速器输出的能量传递给发电机,转换成机械储能船所需的电能。
该机械储能船储能单元的结构简图如图2所示,18输入轴接收来自7转换分支器传递过来的能量,并带动19输入轴齿轮转动,19输入轴齿轮与20储能轴齿轮啮合,将能量传递给21储能轴,21储能轴通过22储能机构储存能量;当需要释放能量时,22储能机构带动21储能轴旋转,21储能轴带动24储能轴棘轮旋转,24储能轴棘轮与25输出轴齿轮啮合,将能量传递给26输出轴输出。
该储能单元的22储能机构A-A剖视图如图3所示,22储能机构由21储能轴、23储能调节螺栓、30储能发条、31储能机构内筒、32储能机构外箍等构成;30储能发条的一端固定在21储能轴上,另一端固定在31储能机构内筒上;31储能机构内筒的外壁是粗糙的,32储能机构预紧外箍的内壁为摩擦片,且31储能机构内筒的外壁与32储能机构预紧外箍的内壁相切;32储能机构预紧外箍通过27储能机构固定螺钉固定在29储能单元壳体上,并由28储能机构定向螺钉定向,由23储能调节螺栓调节其储能预紧力大小,进而使31储能机构内筒与32储能机构预紧外箍间产生不同的摩擦力,控制22储存机构储能能力的高低;当22储能机构开始储能时,21储能轴带动30储能发条旋转储能,此时31储能机构内筒相对32储能机构预紧外箍静止,当储能一定时间后,21储能轴、30储能发条和31储能机构内筒就会一起相对32储能机 构预紧外箍旋转,此时说明储能完成;当需要释放储存的能量时,30储能发条会迫使21储能轴旋转,进而带动24储能轴棘轮旋转,24储能轴棘轮与25输出轴齿轮啮合使得26输出轴转动,将能量输出;在能量输出的过程中,由于31储能机构内筒与32储能机构预紧外箍间存在摩擦力,两者相对静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65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椰子味透明浴液